这就是人间烟火
这就是人生河流
这就是命运之歌
写书的周六琼瑶走了
2024年12月7日周六接到友人视频电话有感写诗配图我的电子书《草根足迹》旅程照片作于河子之声直播室
——题记
《诗与情的跨海纽带——大陆诗人与琼瑶的故事》
在2024年的时光长河中,世界依旧在岁月的流转里续写着一个个或平凡或动人的故事。大陆的那位诗人,他怀揣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像一个不知疲倦的行者,穿梭在生活的各个角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着人间的烟火气息,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篇章。
诗人的四处奔波之旅,可谓是充满了酸甜苦辣,而每一段旅途都伴随着独特的环境,仿佛大自然也在为他的故事添墨加彩。
他曾背着简单的行囊,踏上北上的列车,去往繁华都市中的工厂。那是一个寒冬腊月,车窗外是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凛冽的北风呼啸着,裹挟着雪花肆意飞舞,像是要把整个天地都搅入一片混沌之中。连绵的山脉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只偶尔露出几处嶙峋的怪石,像是在白色画布上勾勒出的几笔苍劲的线条。沿途的树木,枝头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冰挂,在阳光的映照下折射出五彩的光芒,却又透着刺骨的寒冷,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冬日的严酷。
到达工厂后,迎接他的是嘈杂的机器轰鸣声和紧张忙碌的工作节奏。工厂四周是一片略显荒芜的景象,墙外的空地堆满了废旧的钢铁零件,在寒风中锈迹斑斑,仿佛是岁月留下的斑驳印记。墙内,高大的厂房矗立着,烟囱里不断冒出滚滚浓烟,与那灰蒙蒙的天空交织在一起,让本就压抑的氛围更添几分沉闷。
他被分配到车间流水线的岗位上,每天要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成千上万次。车间里灯光昏黄,弥漫着机油和金属的混合气味,闷热的空气让人喘不过气来。长时间站着,双脚变得麻木,双手也因为不停操作而酸痛不已,但他的眼神始终透着坚毅。下班后,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简陋的宿舍,舍友们早已累得倒头就睡,而他却顾不上休息,拿出随身携带的本子,趁着脑海中还留存着的那些工友们的对话、表情,快速地记录下来。宿舍窗外,是工厂昏暗的路灯,灯光在寒夜中显得格外微弱,周围时不时传来几声流浪猫狗的叫声,更衬出夜晚的寂静。他看到了来自不同地方的工友们为了生活努力打拼的样子,有的工友为了多挣些钱,主动申请加班,即便累得满脸倦容,却依然咬牙坚持;有的工友在休息时,会给大家分享家乡的趣事,眼中满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些平凡却又真挚的画面,都一一化作了诗人笔下生动的文字,成为了他创作中最宝贵的财富。
后来,他又辗转南下,来到了海边的一座小城。那是一个闷热潮湿的夏日,刚下火车,扑面而来的潮热空气如同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瞬间将他笼罩其中,让人感觉仿佛每一次呼吸都能吸进大把的水汽。小城的街道两旁,是高大的棕榈树,宽大的叶子在微风中懒洋洋地晃动着,发出沙沙的声响,似乎也被这暑气熏得没了精神。地面上的石板路被晒得滚烫,偶尔能看到几只小蜥蜴快速爬过,眨眼间就消失在路旁的草丛里。草丛因为长时间的暴晒,有些枯黄,却依然顽强地生长着,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青涩气息。
他沿着海边寻找着能落脚的地方,最终在一家小渔村里租了一间便宜的屋子。渔村的清晨总是被一层淡淡的海雾笼罩着,那雾气像是轻纱一般,缓缓飘动,模糊了远处的海平面,让大海看起来如梦如幻。海边的沙滩上,散落着各种各样的贝壳和海螺,在晨曦的微光下闪烁着五彩的光泽,仿佛是大海馈赠给这片土地的珍宝。渔民们的小船就停靠在岸边,随着海浪轻轻摇晃,船身的木板经过海水的浸泡和日晒,变得斑驳破旧,却透着一种岁月沉淀的韵味。
每天清晨,天还未亮透,他便跟着渔民们出海捕鱼。小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起伏摇晃,海浪拍打着船舷,溅起高高的水花,冰冷的海水不时洒在他的身上,让他忍不住打个寒颤。海风呼啸着,带着咸涩的味道,猛烈地吹刮着他的脸颊,吹得他几乎睁不开眼睛。可渔民们却熟练地撒网、收网,那满网活蹦乱跳的鱼儿,是他们生活的希望。渔民们黝黑的脸上挂着质朴的笑容,一边劳作一边大声地聊着家常,谈论着今年的收成、孩子的学业,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深深触动着诗人的心。
上岸后,他会坐在海边的礁石上,任海风拂过脸颊,吹干身上的汗水,然后在本子上写下自己的感悟。此时的大海,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像无数颗钻石在水面上闪烁跳跃。海浪一波接着一波地涌来,拍打着礁石,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曲永恒的乐章。有时候,海水会溅湿他的本子,字迹变得模糊,但他毫不在意,依旧沉浸在创作的思绪里。在这里,他感受到了海边人家的淳朴与坚韧,他们靠海吃海,与大海相依为命,在潮起潮落间演绎着平凡又伟大的生活故事。
再后来,他又去往了内陆的偏远山区。那里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四周群山环绕,山峦连绵起伏,像是大地涌起的绿色巨浪,一层一层向远方蔓延开去。山上植被茂密,郁郁葱葱的树木遮天蔽日,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如同碎金洒落在林间小道上。山间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在幽静的山谷中回荡,更显山林的静谧。
他背着行囊徒步走在蜿蜒的山路上,脚下的石板路布满了青苔,湿漉漉的,走起来滑溜溜的,硌得脚生疼,时不时还会遇到陡峭的山坡,需要手脚并用才能攀爬上去。路旁的草丛里,不知名的野花竞相绽放,红的、粉的、紫的,点缀在翠绿之间,散发着淡淡的幽香,给这艰辛的旅途增添了几分诗意。
可当他走进那一个个宁静的山村,看到错落有致的古朴房屋,看到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村民,看到孩子们那纯真无邪的笑脸时,他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山村被大片的农田环绕着,田里的庄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泛起层层波浪。田埂上,几只老黄牛慢悠悠地吃着草,尾巴不时甩动一下,驱赶着身边的蚊虫。远处,袅袅炊烟从屋顶升起,在湛蓝的天空下缓缓飘散,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画卷。
在山村小学里,他当起了临时支教老师,给孩子们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倾听着他们的梦想和故事。夜晚,山村格外安静,只有虫鸣声相伴,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了这一片和谐的音律之中。学校的教室里,灯光昏黄而温暖,映照在孩子们那充满渴望的脸上,也照亮了诗人的心。他在昏黄的灯光下,借着微弱的光线,将在这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一点点融入到自己的文字当中,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山区的故事,了解这里人们的生活和希望。
就是这样,诗人在不同的地方,经历着各种各样的生活,风里来雨里去,四季轮回花开花落,可他从未有过一丝抱怨和退缩。他常说,打工是他的左手,写作是他的右手,左右相牵,才能让物质与精神阳光闪烁。
那是12月7日,一个普通却又因意外消息而变得有些沉重的周六。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诗人那略显凌乱却充满生活气息的书桌上,他正坐在河子之声直播室里,整理着自己电子书《草根足迹》的旅程照片,那些照片记录着他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每一张都承载着一段回忆,一段感悟。就在这时,友人的视频电话打了进来,电话那头的友人还是如往常一样,和他闲聊着生活的琐事,问他到过年还有些日子,是否还打算出去打工,毕竟进工厂挣钱是很现实的考量,而当下的日子虽说不冷,阳光也算明媚,正是做决定的时候。
两人正说着,友人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语气变得有些感慨地说道:“你知道吗?写书的周六琼瑶走了。”听到这个消息,诗人的手微微一颤,手机差点没拿稳。尽管琼瑶生活的时代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但对于热爱文学创作的他来说,琼瑶这个名字,就如同夜空中一颗璀璨且永恒的星辰,照亮过无数人的心灵世界,也包括他自己的。
在诗人年少时,琼瑶的作品就像一阵温暖而多情的风,吹进了他所在的那片大陆土地。那时,大街小巷都传阅着琼瑶笔下那些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无论是《还珠格格》里小燕子的古灵精怪与对自由爱情的勇敢追求,还是《情深深雨濛濛》中依萍和书桓之间那纠葛万千却又刻骨铭心的爱恋,都让人们沉浸其中,为书中人物的命运或喜或悲。而诗人,更是被那些细腻的情感描写、优美的文字所深深吸引,他常常躲在被窝里,借着微弱的手电筒光,如饥似渴地阅读着琼瑶的一本又一本小说,仿佛透过那些文字,走进了一个如梦如幻的情感世界,也由此在心底种下了文学的种子,开始憧憬着有一天自己也能用文字去编织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越发理解了琼瑶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那不仅仅是简单的爱情故事,更是对人性、对亲情、对世间真情的深刻探讨与展现。琼瑶用她的笔,在宝岛台湾那块充满诗意与浪漫的土地上,构筑起了一座情感的桥梁,让无数海峡两岸的读者能够在共同的情感共鸣中,感受到爱的力量,感受到人间真情的美好与珍贵。
后来,诗人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他虽然走的是与琼瑶不尽相同的创作道路,更多地聚焦于底层生活的写实,可琼瑶作品中的那种对情感的细腻把控、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他也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像琼瑶的一样,触动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人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依然相信爱,相信真情的存在。
得知琼瑶离世的消息后,诗人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与沉思之中。他想起曾经有一次,自己在南方的一个小镇打工,那里的生活节奏很慢,夜晚来临,街边的路灯散发着昏黄的光。他结束了一天的劳作,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一家小小的书店,在书架的角落,他又看到了那一排熟悉的琼瑶作品集。那一刻,仿佛时光倒流,他再次回到了那个年少时沉浸在书中世界的自己。他拿起一本《一帘幽梦》,轻轻翻开,那些熟悉的文字扑面而来,周围的嘈杂似乎都渐渐远去,他就那样站在书架旁,静静地读了许久,直到书店老板善意地提醒他要关门了,他才回过神来。
从那之后,诗人越发觉得文学真的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可以跨越时空的界限,让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产生心灵的连接。琼瑶的作品从宝岛台湾传播到大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让人们对宝岛那块土地也多了一份别样的情感,那是一种对孕育出如此充满爱与真情文字的土地的向往与亲近感。
而诗人自己,也一直秉持着用文字传递真情的信念,在打工的间隙,在旅途的途中,他不断地创作着。他把在基层看到的那些温暖人心的故事,那些普通人之间互帮互助的情谊,都融入到了自己的诗歌和散文之中。他曾写过一位在工厂里结识的老大哥,尽管生活艰辛,却总是乐观地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用自己的善良和朴实,为大家带来希望与力量。这首作品发表后,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大家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人间烟火气,感受到了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之爱。
在琼瑶离去后的那段日子里,诗人决定以自己的方式去缅怀这位影响深远的女作家。他联系了一些同样热爱琼瑶作品的文友,来自大陆各地的他们,虽然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经历,但都因为琼瑶的文字而相聚在一起。他们策划了一场线上的文学纪念活动,邀请了海峡两岸众多的读者和文学爱好者参与。
活动当天,屏幕上满是大家分享的与琼瑶作品有关的故事和感悟。有一位来自宝岛台湾的年轻女孩,眼中闪着泪花,讲述着自己小时候和奶奶一起看《婉君》的情景,那时候祖孙俩总是会为婉君的命运揪心,而那份一起追剧的温馨时光,成了她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之一。还有一位大陆的中年男士,感慨地说琼瑶的作品陪伴他度过了青春岁月里那些迷茫又孤独的时光,让他懂得了爱情的美好,也让他更加珍惜身边的人。
诗人也在活动中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他说:“琼瑶老师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她留下的作品就像一盏盏明灯,永远照亮着我们的心灵世界。她用文字在宝岛台湾与大陆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让我们能跨越那片海峡,感受到同样的爱与真情。艺术是无价的,而真情更是人间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应当传承这份大爱,让它在世间永远延续下去。”
这场线上活动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媒体都进行了报道,也让更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琼瑶作品的价值以及文学在连接人心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此后,诗人更是坚定了自己的创作方向,他想要像琼瑶一样,通过自己的作品,去演绎更多的人间真情,去展现生活中的美好与温暖,让这份大爱无疆的力量,传递到更远的地方,传递给更多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的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他的《草根足迹》电子书也在网络上收获了大量的读者。在这本书里,有他打工时遇到的那些感人故事,有旅途中看到的美丽风景背后隐藏的人间故事,也有他对生活、对真情的深刻思考。而每一个阅读这本书的人,都仿佛跟着诗人的脚步,走过了那一段段充满爱与温暖的旅程,感受到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真情实意。
在一次两岸文学交流的线下活动中,诗人终于有机会踏上了宝岛台湾的土地。当他走在台湾的街头巷尾,看着那充满地域特色的建筑,感受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心中满是感慨。他去了一些琼瑶曾经生活过或者作品中提到过的地方,在那里,他仿佛能看到琼瑶当年创作时的身影,能感受到那一份份从文字中流淌出来的深情厚意。
他遇到了许多当地的文学爱好者,大家一起交流着对文学、对琼瑶作品的看法,尽管彼此之间的口音略有不同,但那种因为文学、因为对真情的共同追求而产生的默契,让他们仿佛是相识已久的老友。诗人深切地体会到,无论海峡相隔多远,只要心中有着对文学的热爱,有着对人间真情的信仰,那么两岸的人们就永远能够紧密相连,共同谱写一曲爱的乐章。
岁月继续流转,诗人依旧在自己的创作道路上前行着,他用左手打工,右手写作的独特生活方式,不断地积累着素材,书写着故事。而琼瑶以及她所代表的那种用文字传递真情的精神,也一直伴随着他,激励着他在文学的世界里,演绎出更多的人间大爱,让这份无疆的大爱,如同璀璨的星光,永远闪耀在海峡两岸的上空,照亮每一个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的心灵。
诗人知道,只要世间还有人在阅读,还有人在追求真情与美好,那么他和琼瑶,以及所有热爱文学的人们所坚守的这份信念,就永远不会消逝,会一直在人间传承下去,成为永恒的旋律,奏响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人们时刻都能感受到爱的温度,感受到艺术所蕴含的无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