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主基金借贷的对象是大型金融机构的隔夜贷款,隔夜贷款名字叫做“隔夜”,但实际上通常并没有那么短,可以是两三天,也可以是一两周。
这35美元的借贷到期的当天,主基金就会又向金融机构借贷35美元(可能是同一机构,也可能是其他机构)。
用借来的钱去偿还,而最初借来的钱还在资产里为他们产生利润。
主基金宁愿担受劳务不停地滚动借隔夜贷款,而不愿寻找长期借贷,是因为长期借贷利率较高,而这种杠杆模式对借贷利率极其敏感。
在这个的例子中,假如借款利息从0.5%上升到了1%,则主基金的盈利从70美分下降到52.5美分,你就会立刻看到主基金盈利暴跌28%的新闻报道。
因此,主基金总是尽力去寻找利率较低的借贷来源,而隔夜借贷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最理想的对象。
对于出借隔夜贷款的金融机构来说,主基金一直有借有还,信誉很好,背后又有贝尔斯登撑腰,风险小而流动性好,也是一个不错的客户。
双方就一直这样很默契地维持着业务往来。
事实上,这种策略并非主基金所独有,几乎所有的投资银行都采用这样的方法利用外部短期资金赚取钱财,只是一个杠杆比例大小的问题。
这样的高杠杆使得他们可以以小搏大,获得很高的收入,但是也使得他们手里并没有太多现款。
2006年9月,随着房地产泡沫渐渐破裂,市场环境恶化,基于房地产抵押贷款的结构化证券市场也相应萎缩。
这造成主基金效益下滑,未能达到预期的营收,于是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提款。
这本来是每个公司或迟或早都会遇到的问题,可是对于高杠杆的主基金来说,如果象传统公司那样通过减少运营投入来增大手中现金储备,就会造成盈利急剧下滑,从而造成更多客户撤资,进一步恶化现金问题。
作为对策,这个主基金的管理人试图通过人为制造现金流来解决问题,于是他们创建了另外一个基金,名叫贝尔斯登高等级结构化信用增强杠杆基金。
这个增强基金也同主基金一样,投资于结构化信用,只是应用了更大的杠杆(一百倍)。
他们声称这是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但是实际上,他们创建这个新基金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金问题。
即通过相当于原先三倍的杠杆,人为地创造更高的现金流。
为了保证信贷运转良好,少受利率波动的影响,这一次,他们决定使用长期借贷,而不是隔夜借贷。
但是此时,房地产泡沫大势已去,完全依托于房地产市场的抵押贷款证券市场也全面恶化,他们所持有的结构化抵押贷款证券已经不值多少钱,再高的杠杆都没有用了。
在市场流量基本枯竭的情况下,连卖空都没有人接手了。
老话说,纸是包不住火的。主对冲基金的问题终于爆发了。
一开始,他们试图成立一个新实体,用这两个对冲基金手中其实已经一文不值的抵押贷款作为资产发售给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