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哥嫂同意了,该花钱花钱,该找人找人,怎么安排,他们听安排。明儿个他们一家子就过来,商量看看怎么弄这个事儿。”
那有啥怎么弄的,车站领导安排明白,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事儿,这边退了,有人接班,走的就是接班的流程,民不举官不纠的事。
当初沈金库两口子能想法子调回金家园子车站,就一样能办得了接班。
冯家大哥大嫂带着冯军过来,孩子老实得接近木讷,长得挺精神的,像冯家人,就是不爱说话,进门也不跟人打招呼,往炕边一坐,一句话也不说。
“得亏了弟妹给这小子一个活路,这孩子内向,自小上学,又没干过农活,原来想着当个民办教师,可他这性子,张不开嘴,咋当老师?又说去供销社干点零活打个杂啥的,进货他都找不对门。
我真是愁得不行了。
大妹回家一说,我们两口子一合计,站务员他还真能干得了。在火车站里,打扫打扫卫生,接个火车,检个票啥的,不用说话也能干,还不咋跟人打交道。
好歹有口安稳饭吃,旱涝保收,他能养家活口,就行了。”
冯大哥把话说得像是他给安排了多少工作,孩子都干不了,并不是他安排不了似的。
冯大嫂拿了一千块钱放到炕上,“这不是买工作的,也不给弟妹的钱。咱们是自家人,提这个是跟你们见外。
你们找人安排接班,也得花销,不能让你们搭上。
咱不怕花钱,可着这个花,只要工作定了,咋都行。不够弟妹先给垫上,回头我再给补上。”
大嫂其貌不扬,但这事这话,比大哥强多了。
沈金库不接这个钱,“用不上这些,都是认识几十年的老同事,买两瓶酒就行。”
大伯娘帮着把那钱收着了,“用不上再说用不上的,先收着,用的时候这不是直接就能拿上用嘛。”
最后冯军都上班了,钱也没用上,真就是花了十块钱,买了两瓶酒就把事办了,不知让冯军接了班,沈金库自己的工作,也调动成了列车员,以后就跟车跑了。编制调到省城的铁路段,这样以后休假,直接回省城的出租屋,就是回家。
也不知道人家怎么跑的,反正是跑成了。
洛清微一家三口带着老太太的车票,是腊月十六的,内部留的卧铺票。沈金库当列车员第二个班,跟的就是这一趟车。
已经不能更方便了。
喂奶到列车员单独的小车厢,冲奶粉的热水,孩子爷爷随时给看着。
换乘的时候,站务员接站,再给送上车,跟下一趟车的列车员交接好,列车员知道是家属,格外的照顾着。
这个不用互相认识,谁还没有家属呢。今儿个照看了别人的家属,许是明儿个自己家属要坐车,就要别人照看了。
“奶奶,累不累?你躺着,我抱孩子。”
怕老太太累,沈默尽量多抱着孩子。
“不累,卧铺累啥。我可有年头儿没坐火车了,五十多年前那会儿,那车又慢又晃荡,一坐二十几个小时,那才是真累得慌。只是那会儿年轻,光顾着看西洋景儿,都忘了累。”
快七十岁的老太太,一辈子养尊处优的,身体保养的是真好。
“您十几岁就坐火车出远门啦?”
“上奉天看戏,上北平听马连良嘛。那票可不好买,得抢……”
果然是见过世面的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