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海说话的语气像是老了十几岁一样,“陈实啊,你这个作品写的还可以,不要太沉迷于这个武侠小说里的,武侠小说再怎么样看看就行没必要太过于沉浸。”
“76年的时候那个时候刚改开,咱们业内很多的文学评论家不是没有看过他的作品,但都是认为这个作品没法传播的。”
文人学士喜欢以雅文学的捍卫者自居,这是一种世界性的形象,这种就有点像是一提起日不落帝国的辉煌,街头的乞丐都会抬起高傲的头颅一样。
至于对于通俗文学的重视,要到二战以后才提升,只不过这在短暂的提升又很快的急速下滑……
其实通俗文学出的优秀作品还真不少,通俗文学的定义不是老作品,细讲起来很复杂,大多数是以民间流传起来的作品为主。
陈实忍不住多补充了几句:“谢海同志我觉得我必须要纠正你一点的是,金用武侠小说的传播程度会很厉害。”
“76年的时候毕竟才刚改开文学评论家评价的时候都漏了一个点。”
“那就是未来会有更多的传媒形式来推广这部作品,以往的文字只能限于纸上,最多就是派几个人演一下戏。”
“媒体的改变会是文学界的变革!”
“以后小说能够以音乐的形式展现出来,以电影的形式展现出来,还可以用游戏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些都可以让金庸的武侠小说传播。”
谢海听了陈实的话感觉到一愣一愣的,什么游戏变革,这些词听起来好玄乎的样子。
听那些宣传部的官员经常喜欢提这些词,而且似乎这听起来真的好像有几分道理。
但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就算以后有更多的媒体,也应该是严肃文学更占优势才行……
谢海心里面尽管有一点不服,但面上还是笑了笑,不打算在这个话题上面继续持续,就给了各自一个台阶下。
“没想到陈实同志还挺有眼光的,倒是我自己的老同志眼拙,以后对于文学的领悟,上面还是要多向你们年轻人学习学习。”
谢海紧接着转移话题道:“今天这食堂的饭菜口感尚可,你们两位同志觉得如何?”
“好吃!”
“还行。”
余华和陈实两人说道。
“谢海同志我先回去,等明天参加到文学研讨会的时候再叫我,今天写了这么久稿子,也应该休息一下。”
“嗯!”谢海吹了一口热气“都说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感觉咋这么冷呢,等晚一点有空,要不要出来吃烤红薯,我看到小巷里面有个体户偷偷卖这种东西!”
“还别说这些家伙是真大胆,不怕给别人当成投机倒把抓起来,经营商业这一块超过八个人雇工就很危险……”
陈实跟谢海还没聊几句就各自回住处,余华则是回了自己的家,陈实在招待所里面度过了一夜,剩下的时间都是在读书过程中度过。
大中午,谢海敲门上来找陈实和陈实一起坐公交车来到了西湖,这里就是文学研讨会进行的地方。
听谢海说上级在考虑这方面的时候,选定了三个地方一个是灵隐寺,另一个就是西湖,第三个是大会堂。
最后经过投票决定由于西湖文化属性比较强的原因,历史也比较悠久,苏东坡就曾经写过诗,因此举行的地点就设立在了西湖。
一提到西湖离不开的就是西湖十景,最早源于南宋,虽然清朝添加了十八景,最出名的还是这十景,有苏堤春晓,曲院风荷,三潭印月等。
而举办的地点就在三潭印月的附近,陈实到的时候这里已经有了不少花花绿绿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