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牛和多多是被于千岩给接回来的。
俩孩子都坐在自行车上的横梁上。
“妈,你今天回来的真早。”多多和牛牛兴奋地围到她的身边。
“你们饿了没有?”小寒一手拉着一个问。
多多摇头:“于叔叔给我们买了烧饼,可香啦。”
于千岩停好自行车,把用牛皮纸包着的纸卷从车把上拿下来。
“我买了十个,今晚吃烧饼吧。”于千岩对小寒说。
“行,那我今晚做个鸡蛋汤。”小寒应声。
小寒婆婆从院门口走进来恰好听到这句话。
又是烧饼又是鸡蛋汤,这败家的媳妇,再看看于千岩,这败家的男人,这可咋整啊,不会哪天要喝西北风吧。
“妈,你来了。快进屋。”小寒招呼:“我爸呢?”
“你爸在家整院子呢,再过半拉月,土豆白菜豆角就都能种了。他整完地,就过来给你整,你这园子别荒着,该种的就种,你没功夫,让秋荷弄,我也能看着。”小寒婆婆怕她反对,赶紧说。
“行,牛牛你带妹妹去找爷爷,让爷爷晚上来咱家吃饭。”小寒对牛牛说。
“行。”牛牛点头,领着妹妹的手去爷爷家了。
完全不等小寒婆婆拒绝,老太太表面怒,心里喜,嗨了两声,顺势就进了屋。
她手里拎着好几张打好的壳子。
秋荷赶紧过来接了过去。
“建军这两口子这些日子,经常帮你爸去接牛牛,要不,小于给看看?”小寒婆婆坐在炕头上犹犹豫豫地问于千岩。
“罗婶,我已经和育红班说好了,正想和您说呢,下礼拜一就让小芹和小翠一起去吧。”于千岩微笑着回答。
“唉哟。”小寒婆婆轻拍了下手,面带感激:“小于啊,这可是麻烦你了。”
“没事,不麻烦。”于千岩摆摆手,回他的屋子去换衣服了。
“妈,我去黄嫂子家看看,买点水豆腐,晚上好吃。”小寒说,她婆婆把毛毛抱在了怀里。
“别买了,煮点高粱米就行了。”小寒婆婆赶紧拒绝,她眼神往西屋瞟了一眼说:“还有,你,不管咋说,你这情况,你得回趟娘家和你爸妈说一声吧,这眼下正农忙,她是过不来,但心里肯定念着你,长草了都得。”
小寒是等着她妈过来呢,因为她并不认识回家的路啊。
“秋荷,你去过我家没?”小寒灵机一动,问了一句傻话。
“你脑子蒙了,你啥时候回娘家不带着她。”小寒婆婆轻轻摇着毛毛:“看,你妈生你都生傻了。”
“嘿嘿。”小寒赶紧笑了一声掩饰:“秋荷,那你明天和我一起回趟娘家呗。”
“叫秋荷干啥,她不得做鞋嘛。你和小于去,带上牛牛和多多,别带毛毛了。早去早回,你妈家一大家子,又忙,估计也没功夫招待你,你就回去安安老人的心。”
“秋荷见天的忙,不差这一天,明天休息休息。没事,做鞋不急。”
“还不急,这天眼看就热了,正是穿夹鞋的时候,晚了,人家去别的地方买了。”
她怕错过这挣钱的机会。
“那不会,钱我都收上来了。一人两双,一共14双,都是男鞋。一共25块2。”小寒说着从包里把钱拿出来,数了25块2递给秋荷。
还顺便拿出了存折。
秋荷看着钱有点愣,这钱对她来说也算巨额了,虽说大嫂答应给她一个月25块钱,但没有见到钱,她还没有啥感觉,如今这厚厚的一堆钱放在眼前,属实震憾。
小寒婆婆眼睛也有点直:“这咋话说的,就先给了。这要是做完人家不满意咋整?”
“小寒,罗婶,我去知青点一趟。”于千岩掀开门帘说:“一会儿就回来。”
“好。”小寒点头。
小寒婆婆看着屋地里摆着的成袋的破布说:“这破铺衬你也是花钱来的。这个得给你算上。”
“我一厘五一斤收的,一共有200斤了,花了3毛钱。等凑够一块钱,再给我吧。”小寒说。
“也行,那秋荷,你每回都记好数,钱虽不多,但也不能白占便宜。”
秋荷点头,把钱收了起来。
“大嫂,我一定好好做。”
“你的手艺我信得过。”小寒已经穿上秋荷做的鞋了,又舒服又跟脚。
小寒公公一手领着一个孩子从院外进来了。
“妈,这是啥?”多多看着炕上的存折本问。
“这是我给你们存的存折,你们三个人,每人一本,打开看看。”小寒笑着说,又招呼公公上炕。
“这咋和信用社的不一样?”小寒婆婆原本没太注意,听到是存折,赶紧捡起来看。
她公公也捡起一本来看。
“我在市里存的,你在乡里是存在信用社了,我是存在农业银行了,所以本子有点不一样,但都是存钱,没差。”
“这是每人存了200?”小寒公公问。他们本来是想留一半的,但是小寒说要存起来,就把钱全给她了。
“毛毛还这么小,给她存这干啥?”小寒婆婆有点吃惊。
“这钱是孩子们的,就给他们存着吧,等以后我手头有闲钱了,再每年都给他们存一点。”小寒解释了一句:“您二老先坐会儿,我去整饭。”
“中,你去吧。”小寒婆婆把毛毛塞给她公公,她开始剪鞋样,准备纳底子。
牛牛和多多则从书包里掏出书本,准备写作业。
老人最愿意看见的就是新生命的延续和勤奋好学的孩子。
这一铺炕上全了老人最大的愿望,俩人不由得嘴角含起了笑意。
小寒烧火,秋荷淘洗高粱米。
快煮好的时候,于千岩从外面进来了,他端着一盆水豆腐,还有一捆用尼龙绳系着的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