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宁武道,养兵峡。
养兵峡,乃是中原诸子百家之中,兵家的属地之一。
不过,不同于儒家那几个圣地的并列关系。
兵家的至高之地只有一处,那就是兵家祖地“藏兵谷”。
而养兵峡的成因,则是多年前,一个兵家的弟子从藏兵谷学艺回来,回到大夏后,立志报效大夏,因其兵家弟子的身份,又因其对各类兵书倒背如流,烂熟于心,一言一行皆有兵道大家风范,当时的夏皇对其期盼甚高,于是,对其破格提拔。
而后,在大夏与北狄的突厥部大战时,夏皇令其为帅领军出征。
原本都以为有着这位兵道奇才,大夏将会一战而胜,结果没想到,战前的战略布置,此人还行,但临场战术指挥,则完全是纸上谈兵。
于是,那一次大战,在他的指挥下,大夏损失惨重,大夏的新生代武将,被他送了一批,大夏的军方自然震怒,于是,他的官职被一撸到底。
而他自己也觉愧对大夏百姓,愧对夏皇,于是,自请为民,整日流连于山水,颓废不堪。
直到走到了宁武道的养兵峡这里,当时此地还不叫这个名字,他遇上了一位道家的高人,两人叙谈起来,他被道家高人一言点醒。
于是,便将自己身家全部变卖,在这养兵峡中的山谷中,建了许多房屋,在这里,传授兵法。
但因为他的“光辉事迹”传遍天下,所以,即便连平头百姓,也都看不起他。
可他丝毫不在意,仍旧每天下山去招学生,只要有学生听他讲课,他不但不收任何钱财,而且还在学生学成后,主动出钱送他们去往军队投军。
平民百姓也从一开始的鄙视,嘲笑,慢慢变得平淡,毕竟,百家之学乃是显学,平民根本接触不到,此时有个人愿意传授,那百姓又怎么会不同意呢。
于是,越来越多的平民子弟被送到他这里,他不收学费还倒贴,于是他的的钱财也慢慢被消耗干净,后来,百姓自发提供粮米,让他坚持讲课,也不再要他给予路费去投军。
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当然也不会是什么好名声,依旧是说他是个庸才。
藏兵谷里,也派来过人,让他别在这教书,“抹黑”兵家了,只要他不教书,可以让他回藏兵谷,以后给他养老送终。
不过,这条件,他并没有答应,兵家的人对他也无奈,总不能强行封他的嘴。
而且,在兵家,出师下山的要求十分严格,必须要在兵道上走出自己的路。
也就是说,藏兵谷里,出师的弟子,兵法就已经是自己的了,人家教人家自己的兵法,你兵家也没道理阻拦。
于是,他依旧在这里教学,不避寒暑。
可是,毕竟,他的学生都是些平民的孩子,七大皇朝,人口数十亿,才出了各大皇朝那么几个天纵之才,更别说养兵峡这附近的平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