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已,又冒雷电将娃儿抱定,一路归洞。说来也奇,自其收容,云色转皎,明光复泄,雷电骤止,乾坤安和。
妖猴略讶,一时懵定,望空无声,但视霞现七彩,朗照四野,气分浓淡,芬郁八荒。耳畔微微有纶音妙唱,渐或分明,中杂仙声,管弦铿然;青雀丹鹤,翔集翻飞。
可说是:
泰运鸿开远盛来,
初逢疑怪竟徘徊。
恢弘乐满优昙色,
善筑无形胜妙台。
于是慈母乃生欢喜,拥定新子,即不分离,十方法界一切明识,闻见是象,俱生快悦,口中加贺:“善哉,定主今得归处,凡安身处,即是坛城,龙天法相,不可邪侵!善哉,于今得见殊胜是貌,但存悦念,更无杂思!”
又有西方世界护法诸天闻佛说此万万里之事,各合掌称敬道:“唯然,此功德力不可思议,此吉祥力不可思议,世尊,但问将来世界,梧宙如来何时再复今日妙象,便转时轮,宣说妙法,我等众生闻即信受,不可思议!”
如来微笑不语。彼东方世界,天神抚掌,及幽暗之处,有明见妖魔,闻人主得安,亦暗称贺,念其为祓难拔灾之尊也。
那猴母浅薄,未能知各家欢喜之状,但虑:彼终为人子,纵有缘分,应在城邑。故早生使其归群之念,只是相养日深,竟有不舍,恐其幼顽,弗能自存。
盖以“果儿”为名,育之十二载。凡教道理,均为人事,作礼行止,出言动话,无非模仿。过至于今,猴母再无可告也,况每问世间深味,母不能解,已有离象。
待是年中秋,猴妖定下心来,反复嘱以人事,携驱三十余里,至一城,名曰梅阳城,此庆峰南方大埠也。其蒙佳节,景色秀然,人烟浩大,花团锦簇,彩瓣交腾,内中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正自是华丽阜盛,所谓:
躁雀慵花互映荣,老屋墙外彩灯红。
月圆未晚人风盛,迟日将归市味浓。
放卦先生花小丑,荼蘼小姐俊郎中。
入来琐碎凡间唱,彻动云空悦小童。
他两个论定行止,果儿全听母意,乔装作随从,混在商旅队间。这小童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万事新鲜,屡屡惊呼,把个猴母唬得连连令其噤声,恐惊了商客。
直待卸装时,他二人视主人家正清点随行,怕露了怯,趁其未察,悄然散去。
这两个于城里四处观赏,只乐了果儿,猴母时时警惕。且掌中无钱,那所见之物,纵是儿喜欲得,也竟不能。
少年诸事能忍,只是不料有一怪客见其行单,所随之人,形貌矮槁,无似人相,判为可欺,乃掣出饴块,略略诱之。
小娃儿耐了一路,此时见其主动示好,再不肯止欲,才欠了身,以为礼备,即可相交。方要接糖,却遭母阻,斥责于他。
那怪人听这矮物呼其为儿,心下怪异:如此卑娘,诞子恁般可人。又见那猴母所扮丑妇,弗见力道,全在柔弱,更不在意,甚或索性褪伪,便要强拉。
此人嘴上呼道:“恁是哪里来的恶妇,竟拐了我儿在此!”
他声响颇大,不一时惊动一班看客,那人巧舌争辩,群众难信猴母,反以恶人言真。遂就眼观,一拙妇哪能生出此般智巧之娃?这拐子虽不俊朗,却还有十分人样,若论亲生,昭然若揭也。
继而众客皆指摘猴母,纵是果儿同相争辩,口称不识此汉,看者也暗语:“小娃懂什么?那拙妇能拐得孺子,必有手段,童儿莫不是吃了她迷魂汤了。”
当下情急,猴母掂起果儿,纵身欲走,岂料那怪人不知作出什么法来,斜刺里飞出几羽白矢,将她困住,动弹不得,后传痛喝:
“吾早看穿你也,再不现形,死!”
这老妖难以脱困,激出原性,当下露出猿身,一众方知为妖。却原来那怪客正是本地赫赫有名的驱魔大仙,他这厢一呼百应,人中暗随的一班眷属趁势云集而上,就要捉它。
猴母慌不择路,于路奔逃,渐出人境,遁入偏山。只是那帮家伙早欲以其扬名,穷追不舍,未多时,竟至绝壁,三面围定,插翅难逃。
前方贼众正聚,耳畔峡谷风高。彼未曾料到要入此绝境,此时心已死了大半,只得放下猿子,赤眸怨天。
驱魔人见他二人无路可去,面露狰狞:“捉住这个,髡毛戴箍,妆扮得靓丽些,好耍子也!”
又一人对果儿言:“孩儿莫怕,有我等在,妖孽伤你不得!”
娃儿惊疑,妖孽?我娘亲怎会是妖孽?他一时愕然,心间便觉或有误会,正待开口,却见其母以怒目示之,弗令出言。
那猿将少年再摸了摸头,轻笑道:“原以得此美食,世所罕见,不料竟惹得一身骚,罢了罢了,吾即去也!”
话音才落,浑身一颤,即翻身而跃,跌入悬崖,只把那果儿及众人皆瞠目一时,呆若木鸡。男孩也知此等翘崖绝壁,直下必死,当初不晓个中利害,恣意攀跃,还惹得猴母心焦,将他好一顿训斥。
他自知母已自戕,只是仍未省得何须至此。
小娃缘何明白这些?甚至不清楚死亡为甚。曩昔或能擒猎,多见禽兽之毙,然不及自身,未见亲逝,终不能动心撞魄,今见母丧,只因众恶追杀而致,故而因悲生恨。
那猴子霎时脑蒙,不闻人语,但感昏厥,朦胧间或有众人上前,一汉子将他扛于肩上,下山而去。待醒来时,已在梅阳城中,一班驱魔人见他苏醒,欢喜非常,忙引镇悸汤药,慢慢喂养。
这幼子虽有些迷糊,却知这些莽夫,皆是杀母仇人,断不肯食其羹。其人并未怨恼,笑道:“这小子还有些脾性,正不知是哪户的冤家。”
又一者言:“便沿街贴出告示,谁家丢了孩儿,即来相领,如旧而行。”
于是有一人前来绘其形貌,那孩童只是不依,扭动难止。当是时,有个赤发壮汉双目圆睁,朝他一声怒吼,猴娃惊惧,未再搅闹。
当日正值佳节,夜有朗月临空,人家烟花绚丽,百业阜盛。这些驱魔人等平日里护民周全,少不得一班商贩农夫,相邀而走,同赏冰盘,共度良辰。
众士皆离,便给果儿留了一个空虚,无人管守,遂悄悄溜出城去。甫行不远,即有留下看家之人察觉,一呼四应,匆匆追赶。那猴娃分明听得身后人粗声道:“这谁家小子好不通人性,救你出了虎口,如何就要乱跑?”
少年一面如猴母一般攀壁而行,一面心中疑惑:明明是猿猴,怎么叫作“虎口”。他这里顾不得多想,只抓着一股力,暗暗寻思:我母子不过寻常逸游,便遭驱杀,今日无力报仇,他年定要雪恨!
继而猴娃拼了命地奔逃而去,只缘驱魔人中有手段者皆欢娱远走,这些个小厮未可追及,悻悻折返通报,任凭他离了。
斯时,黑旻如泄,裂雷躁狂,没来由降下碎珠无计,叫浩浩长空,俱显腥潮。少年既得了自由,漫漫奔忙,实无目的,体力终不能支,但见冥冥月光之下有一破庙,便欲窜入栖身。
他这厢方才安稳,忽闻门外生人音,一时大骇,以为追兵前至,却茫茫然听得有人歌曰:
行游携术过人生,日化菽粮酒三升。
问交往仙道常相聚,又闲来对坐讲《心经》。
一程风雨一程事,万水千山破晦迷。
你若问三宗归哪处,他年山野见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