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帝希望他做武将!
贾玓内心一喜,这次定然可以转型。
“贾大人。”
大皇子打量着贾玓,约莫六尺身高,身材魁伟雄壮。
穿上蟒袍,更显威武:“请随小王去觐见陛下。”
总算是可以见皇帝了,这一番折腾下来,半个时辰就这样过去。
乾元帝在宣政殿召见贾玓,贾玓来到宣政殿之时,殿内两侧文武分列,粗略看去足足数十人。
贾玓本以为乾元帝会单独召见,谁料到文武百官赫然在殿。
至此,才显隆重与正式。
贾玓扫了一眼大殿,大殿中文武也是打量着贾玓。
见到贾玓身穿坐蟒蟒袍,腰缠玉带,悬着金牌,手举玉圭,无不是满脸惊诧。
兵部、吏部已经议功,对于贾玓的封赏,绝对公平公正。
大宁多年没有如此大捷、战功,他们也清楚,皇帝陛下需要提振士气,威震天下,所以也不敢压功。
但是,皇帝赐下蟒袍玉带,金牌玉圭,则是他们始料未及之事。
“臣、翰林侍讲、兰州知州贾玓。”
贾玓快步走了几步,随后大礼参拜:“拜见吾皇万岁。”
“贾卿平身。”
乾元帝嘴角微勾,双日悬空,贾玓立下如此大功,对于乾元帝来说,从太上皇手中攫取皇权,有着极大助益。
特别是贾玓搞乱草原,这才是真正的大功!
那一日,文武百官奉旨献策,最终能够与贾玓想法一致的,一个也没有。
乾元帝十分清楚,想要做到贾玓这一步,要大勇气!
朝臣,未必想不到这种办法,只是缺乏大勇气,所以认为这种策略无法行得通。所以,他们几乎下意识地的,会忽略这种最直接,最简单,最粗暴的计策。
贾玓有大勇气!
这是乾元帝对贾玓,最欣赏的一面:“贾卿立下大功归来,对鞑子与边陲有何看法?”
“回陛下。”
贾玓略微思考,边陲要塞,北疆军镇弊政太多。
吃空饷,战力问题等等,是制约北疆边军最为致命的问题...再有粮饷拖延,很多边军心生不满,遇战则逃,根本没有战斗力。
但是边陲要塞,北疆军镇问题,那是整个大宁的问题,乾元帝知道,朝臣知道,贾玓也知道。
但是贾玓不能说,否则...
必然引起既得利益者的怒火,无形之中树立太多政敌。
这件事不能说!
贾玓心念电转:“臣到兰州先后也就一月有余,就深入草原之中,根本不了解北疆军镇,所以不敢谈看法。”
朝臣中不少人暗中松了口气。
他们就怕贾玓是一个小年轻,愣头青,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个时候讲出来真话...到时候,乾元帝必然以此为借口,整顿军务...
他们的利益就会受损。
乾元帝有些失望。
贾玓朗声道:“对于鞑子,臣的看法就是,都是两条胳膊两条腿,没什么可怕的。鞑子最厉害的就是骑射,要是大宁有三万骑兵,臣就敢提兵北上,扫平草原之患。”
贾玓这已经算是明言告诉乾元帝:我要做武将!我要做武将!
我要做武将!
“大言不惭!”
乾元帝忽然冷喝一声:“以你说法,北疆数十万兵马,岂不是都成了饭桶?”
群臣哗然。
特别是北静郡王水溶。
北静王崛起于军中,至今掌控北疆数十万兵马。
皇帝陛下,这是指桑骂槐啊。
看似呵斥贾玓,实则就是骂他!
贾玓愕然,深深低头。
难不成会错了意?
“念你初犯,不与你计较。”
乾元帝示意夏守忠:“贾玓,听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