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
踏着落日余晖,李逸从长安回到滈河畔。
他牵着骡子走在前面,骡子上坐着两个蕞娃,后面跟着浑身上下满是补丁的年轻妇人。
“过了桥就到家了,看到前面那棵大皂角树没,那后面的院子便是了。原来是个道观,叫无极观,前些天刚翻修了······”
“那边水渠看到没,叫沙渠,渠边有三十亩稻田,是我的。那边塬上,我还有二十亩桑田。”
虽然走了几十里地,但妇人此时顺着李逸的手指头,左瞧右望,那绿油油的稻田,那蜿蜒的河湾,还有那如一堵高墙般的塬坡,以及南边那连绵的终南大山,
她老家河南,种的是麦子,还是头回见到稻田。
“兰香,我回来了。”
李逸过了罗家湾桥,上坡到了院门口,便大声喊了起来。
兰香从还没有门的院里走了出来,“阿兄,你回来了。”丫头看着李逸身边跟着的妇人和两小娃,有些疑惑。
“这是秀芝,这两个是她的娃,大的叫门栓,七岁,小的叫门柱,五岁。”
回来的路上,李逸早已把妇人家情况问清了,她老家河南豫州汝阳,那里地理上属于淮西,隋以来,淮西一般是指淮河以北的部份地区,豫州在隋大业朝叫汝南郡,一个盛产拉车骡子的地方。
许秀芝今年其实才二十三岁,十五岁那年嫁给隔壁的木匠秦三。
秀芝抬起头,打量着眼前这座胡基砌起一人高围墙的小院,再看向院门口这个小姑娘,她以为这是恩人的妹妹。
女人蜡黄的悲伤的脸上,勉强打起笑容:“小娘子是阿郎的妹妹吧,奴是阿郎在长安买下的奴婢······”
黄毛小丫头兰香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我不是阿兄的亲妹妹,只是邻居,我姓罗,叫兰香。”
李逸看她们两的样子,“以后许姐带着两个孩子也在这里生活了,”
女人对李逸道,“多谢阿郎能够为奴葬夫,以后奴和两娃就是阿郎家的奴仆,定会好好伺候阿郎,除了屋里活,田里的活我也能干,我家以前虽没种过稻禾,但奴能学。两个娃小,也能干活,若是有做不好的地方,阿郎尽管打骂责罚·······”
李逸看她那诚惶诚恐的样子,摆了摆手,“不用这样惶恐,放轻松些。”
进了小院,
李逸安排秀芝娘三住一间屋,“明天我带你们去冯家堡找冷秀才把脉看诊一下,顺便买点布回来,你做三个蚊帐,你屋里一个,兰香一个,狗剩石头兄弟榻上也做一个。你会做衣服不,会的话,我再买些布你给大家都做身新衣服。”
秀芝说自己会裁剪缝制衣鞋,也会纺纱织布,说着放下破烂包袱,就开始打扫院里,还让门栓门柱哥俩一起帮着干活。
“院里挺干净的,用不着扫,走了几十里地也累了,歇会吧。兰香,今天多煮点米,添了三口人呢。”
秀芝便要兰香带她去厨房,说她来做饭。
“我先去把骡子送还给郭二郎家,”李逸说着牵了骡子去郭庄,郭二郎还没从长安回来,李逸留下骡子跟杜氏道了谢,也没逗留,便回了家。
他觉得等郭二郎回来,把那百贯钱付给他后,他确实应当考虑买头骡子代步了。
今天往返得有百里,回来的时候,他把骡子让给两娃坐,他自己走了几十里,也累够呛,幸好这是无逸云游过天下的身体,要是换成以前他那副亚健康身体,估计这会还在路上呢。
花一千钱帮买了副棺材安葬了许秀芝丈夫,就多了三个奴仆,到这会李逸都还有点没完全接受。
感觉比买个宠物还随便似的。
家里以后多了三张嘴,不过以后洗衣做饭也有人了,罗三去服役,他答应帮忙照看三娃,还真怕顾不过来,现在有许秀芝,就能轻松了。
一路回到小院,发现罗三娘来了。
“我在稻地草棚看到你回来了,”大黄毛丫头现在一心都是跟李逸合伙的买卖,就盼着桥头的摊铺能早开张,尤其是希望腐竹、油豆腐能够找到买家。
“无逸,腐竹已经晒好一批了,”
昨晚做的那锅腐竹夜里烘过,白天又晒了一天,今天早上她还又做了一锅腐竹,直接太阳下晒干的,她还按李逸教的方法,做了油豆腐。
李逸把她拿来的油豆腐和腐竹仔细检查了,发现有些做的不太好,可能是刚开始做的,其它一些已经有模有样了。
这丫头确实够聪明的。
“正好,晚上可以加两道菜了,焖个油豆腐,再煲个腐竹,”
三娘心疼,“好不容易晒干的腐竹呢,”
“咱们不得先试试味道如何么,否则怎么推销售卖呢。”
“可是这一时半会也泡发不及啊。”
“加点热水泡,再多煲会也可以的。”
太阳彻底落下山去,狗剩、石头哥俩也回来了,黄牛吃的饱饱的,回来路上还在水渠边洗涮了一遍,两兄弟还扯了好多辣蓼草挂在牛背上驮回来,晚上好给牛做驱蚊的熏烟。
石头得意的提着一大串青蛙,狗剩则掏出几个鸭蛋。
那两只鸭天天有田螺、青蛙吃,结果从原本生只一天一个蛋,变成现在一天两个了,蛋的个头都变大了一些。
“正说腐竹和油豆腐没肉搭配呢,你们就搞回这么多青蛙,哟,还有两只大田鸡呢,正好来个腐竹煲田鸡,油豆腐炒鸭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