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还是面对学长学姐们,林麦冬肯定不会说实话。
还会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CPU他们。
但是面对尊敬的系主任、青影厂厂长,他觉得做人还是要坦诚,便老实答道:“当然考虑好了,应该说,学长学姐们讨论的几个方向,就是我构思这个剧本时故意设置的。”
“哦?”
一边回想着面前这位大佬的理论、作品,林麦冬一边说道:“您和您那一代导演提出的创作者概念,我很认同,不过我的观点要浅薄一些,没您那一代宏大,在我看来,一部电影应该分成两个视角,其一是创作者视角,创作者接触了现实的某些事物,产生了些想法,然后把这些事物、想法按照自己的理解制作成电影,传达出去。”
“至于传播出去后,实际已经不是创作者能控制的了,那是其二的观众视角的事,他们接受了什么,接受了哪些,又因此最终怎么理解、怎么解读,我觉得创作者既控制不了,也不能控制。”
“思想的传递应该是朦胧的,模糊的,如果创作者对观众说,你这个理解不对,不应该这么想,那么,不就是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别人吗?我不喜欢那样!”
一通话下来,林麦冬在心里给自己竖起大拇指。
因为他已经注意到,对面老郑连连点头。
第四代追求的虚实结合,现实与诗意,不就是描述的这种状态吗?
摒弃传统电影直白的手法,用朦胧和意象的视听语言,将道理隐藏起来,用人物的情绪表达而非事件安排的结构反映事实。
这番话就像说进了郑冬天的心坎里。
待林麦冬说完,他便兴致勃勃地问道:“所以,你在这部短片里,其实是想讨论很多问题?比如高度的社会分化?人人平等?心灵自由?”
“是的。”林麦冬不动声色,对自己的“创作”理念侃侃而谈:“其实有这部片子的想法,还是我高考复习的时候,课余读康德的书产生的。”
“唔——伊曼努尔·康德?”
“对,他在《实践理性批判》里面提到的‘绝对命令’概念说,人非工具……”
不大的办公室里,回响着少年温文尔雅,不疾不徐的理念陈述,间或夹杂着年老者的询问、讨论、赞同或反驳。
之前力主要带林麦冬过来的王虹卫,反而没再怎么开口,而是倒了三杯水,干干杂活。
要不说这位是伯乐呢。
他很清楚在推荐“千里马”的阶段,自己不能总是强出头,话语权要交在真正的当事人手里,何况,郑冬天的一系列询问,并非真的不懂,而是在考校,通过创作理念判断《雇佣人生》到底是不是林麦冬的作品!
倒不是心理阴暗,而是影视这一行,冒名顶替实在太多了。
幸运的是,自从林麦冬决定展示自己导演才(储)华(备)开始,他就有意识,有针对性的补充自己的理论知识。
前世不管怎么说也算行内人,林麦冬很清楚,随着自己表现出才华,类似创作理念这样的交流,在未来绝对不少。
文抄归文抄。
只要没人知道,脸皮厚,倒也影响不了什么,但如果抄了却对自己的“作品”说不出所以然,那问题可就大了。
面对观众你可以高深莫测,可以CPU,但面对同行呢?面对前辈呢?
比如现在!
原版《雇佣人生》的导演,究竟因为什么构思出这个剧本,林麦冬不知道,但现在,在他这里,显然是确定了,灵感来自英格兰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
没别的,洋气。
也符合90年代的文艺工作者的内心期待,不跟国外,不跟哲学家思想家沾个边,你怎么好意思?
至少郑冬天就很喜欢。
和林麦冬越聊,他越发现,这个才18岁的学生,有着和年龄、面相不相符的阅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