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私塾教育是最受欢迎的,无论在繁华的城市还是偏远的农村,都能看到穿着青布长袍,留着长辫子的私塾老师。在私塾里,你可以看到老师摇头晃脑地教孩子们“之乎者也”。
南坑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以前这里没有私塾,也没有老师愿意来这里教书。
刘良友来了之后,孙顺贵请木匠做了几张简单的课桌椅,在自己的小客厅里开办了私塾。
所谓的“私塾”,其实是用餐桌当作讲台,下面摆了几排桌椅作为学生的课桌。教室很小,只能容纳七八个孩子。
刘良友模仿爷爷教书,办私塾也挺得心应手,积累了很多教学经验。尽管他年纪不大,但上课却非常认真,而且教学方式新颖,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老师。
听到这个消息后,乡亲们纷纷表示希望把孩子送到这里来读书。但是教室太小,设备简陋,无法容纳更多的学生,孙顺贵只能礼貌地拒绝他们。
现在,刘氏和孙氏都建好了宽敞的祖厅。村民们看到这儿条件好了,就派代表去和刘殷商量,希望能扩大私塾的规模,让全村的孩子都能读书。刘殷一口答应了下来,他认为,教育孩子、培养人才是他的责任,也是他搬到南坑,建设美好家园的一部分,也是为了传承家族美德,展现杰出人物的格局。
“儿子,村民们希望我们能继续办私塾,并且扩大规模,满足全村孩子的读书需求。你怎么看呢?”刘殷把刘良友叫到面前,用认真的语气问。孩子已经长大了,他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爸爸,我也是这么想的,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教学,我觉得非常棒。我非常热爱这份工作,也喜欢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刘良友同意继续办私塾,教孩子们读书写字。
私塾建在刚建成的刘家厅堂里。刘殷请木匠添置了课桌椅,购买了教学器材。
父子俩一起动手,摆放桌椅,布置教室。
私塾是启蒙的地方,所以教室布置要严肃、美观。正中间的祖宗牌位前挂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画像和“天地君亲师”的横匾额。画像和横匾刚好遮住了祖宗的神位牌,以免孩子们害怕。
开学了,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前来报名读书。有些家庭贫困的孩子也来参观,但只是远远地看着,不敢进来。刘老师走过去,把孩子们拉进教室,帮他们办理了入学手续。
刘老师对学费没有要求,家长给多少都行。
围屋的孩子们一律不收学费,自家的孩子怎么能交学费呢?
孩子们第一次来私塾时,要先跪拜孔子的画像,然后恭敬地向私塾先生磕头。每天放学时,他们要集体排队,在孔子牌位前虔诚地鞠躬,以此表达对华夏文化的敬仰。
刘氏的肖夫人来到这里后,有些不太适应。虽然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但她对这里的环境还不熟悉,心里感到有些压抑。
孙家的几个大嫂、弟妹看出来她的心情,每次干完活回家都会去看看她,和她聊聊天。
晚上,几个女人凑在一起,聊聊天,笑一笑。每当她们说完一段话题都会互相傻乐,感动的时候会掉眼泪。
肖夫人觉得心里挺暖和的,感慨自己遇到好人,享受到了非亲人却比亲人还要亲近的幸福。
刘氏肖夫人也是个闲不住的人,有时候会跟着大嫂、弟妹们一起到田里干活。
时间长了,孙家人觉得过意不去,干脆把猪路口二坵田划给了刘殷。大家在劳动中放松心情,创造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