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曾见一种新式犁具,可在翻耕土地时同时起垄,若用于玉米种植,可提高种植效率,爱卿等可探究此犁具之改良与应用。”
赵丰年拱手问道:“陛下,臣听闻南洋诸地亦有玉米种植,且与我澳洲之地气候有相似之处。
可遣使者前往南洋,与当地种植者交流经验,求取更为优良之种子品种与种植技术,或可使我大明新府之玉米种植事半功倍。
然陛下,使者选派、行程安排以及与南洋各方之交流合作,皆需详细谋划,陛下对此有何旨意?”
朱慈烺目光深邃,说道:“使者当选派能言善辩、精通农事且熟知外交礼仪之人。行程安排需考虑海上风浪、航线安全等因素,可多备船只物资,以防万一。
至于与南洋各方交流合作,当以礼相待,许以互利共赢之条件。
可与南洋种植者交换我朝之特色作物种子或手工制品,获取他们的优良玉米种子与先进种植技术。
朕以为,可在南洋设立一个联络处,长期收集当地农业信息,及时传回我朝,为我朝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陈启睿思索片刻,又道:“陛下,玉米种植之后,其加工利用亦需规划。除了食用,玉米还可酿酒、制糖等。陛下对玉米加工业之发展有何设想?”
朱慈烺微微抬头,望着天空,缓缓说道:“玉米加工业前景广阔。酿酒方面,可先建立小型酒坊,探索玉米酿酒之工艺,研制出风味独特之玉米酒。
制糖之事,可借鉴甘蔗制糖之法,提取玉米之糖分,生产出纯净之玉米糖。随着玉米产量之增加,逐步扩大加工业规模,打造玉米加工产业链。
朕设想,可在各州府建立玉米加工集中区,吸引工匠与商人参与,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同时,加强对玉米加工技术之研发与传承,培养专业之技术人才,使玉米加工业成为我大明新府之重要产业支柱。”
林正风接着说:“陛下,若玉米种植与加工产业蓬勃发展,必然涉及贸易之事。如何组织玉米及其制品之贸易,开拓市场,保障我朝之利益,亦是一大关键。”
朱慈烺镇定自若地说道:“贸易之事,需建立完善之贸易体系。
可设立专门之贸易机构,管理玉米及其制品之进出口。与周边地区及海外国家建立贸易往来,寻找稳定之贸易伙伴。在贸易中,注重品质与信誉,以优质之玉米产品赢得市场。
可制定合理之贸易价格,根据市场供需关系灵活调整。同时,加强贸易运输之保障,打造坚固之运输船只,开辟安全之贸易航线。
朕以为,可与南洋诸国签订贸易协定,以玉米换取我朝所需之物资,如香料、木材等,实现互利互惠。”
王善农问道:“陛下,玉米种植之推广,需大量之人力投入。然我朝百姓忙于现有农事,且人口有限,如何调配人力,确保玉米种植之顺利进行?”
朱慈烺踱步片刻,说道:“人力调配需统筹安排。可鼓励百姓在农闲之时参与玉米种植筹备工作,如开垦荒地、修筑水利设施等,给予适当报酬。
亦可以工代赈,招募流民或贫困百姓参与玉米种植,既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又充实了种植人力。
再者,组织乡绅富户出资招募劳工,官府给予一定政策优惠与奖励。
朕以为,可设立‘玉米种植劳工招募令’,明确招募条件与待遇,吸引各方人力投身玉米种植大业。”
赵丰年又问道:“陛下,随着玉米种植规模扩大,对农业知识与技术人才之需求亦将增加。如何培养此类人才,以满足玉米产业发展之需求?”
朱慈烺目光坚定,说道:“人才培养关乎长远。可在各州府设立农业学堂,招收年轻学子,传授玉米种植及相关农业知识。
邀请有经验之农官、工匠任教,编写专门之农业教材,其中详细讲解玉米种植之法、农具使用、病虫害防治等知识。
设立奖学金制度,激励学子勤奋学习。同时,选派优秀学子前往外地交流学习,带回先进之农业理念与技术。
朕以为,可每三年举办一次‘农业学子大比’,选拔出优秀人才,委以重任,让他们在玉米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朱慈烺与四位督农官在御花园中你来我往,讨论热烈,从玉米种植的各个方面深入探讨,力求制定出一套全面、完善且可行的玉米种植推广方案,为大明新府的农业发展、民生改善与社稷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数月之后,在新明府下辖的各个县衙门口,都围聚着一群百姓。
县衙的建筑显得颇为简陋,墙体是用当地的石块和泥土混合砌成,屋顶的茅草在海风的吹拂下略显凌乱。
大门不过是几块厚实的木板拼接而成,门楣上的牌匾虽刻着县衙之名,却也因岁月和风雨的侵蚀而有些斑驳。
一块布告牌立在县衙门口一侧,周围的百姓们正叽叽喳喳地议论着。
一个从大明流亡而来的书生,身着一袭洗得有些发白的青衫,正站在布告牌前,清了清嗓子,高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兴农为本,念及澳洲之地,农事攸关民生。
今有玉米一作物,其性耐旱耐热,适应性强,且秸秆可饲牲畜,颗粒易储。
朕决意推广玉米种植,望我大明子民齐心协力。
各州府县衙即刻张贴此布告,广纳玉米良种,凡献种者,经查验优良,重重有赏。赏银自十两至百两不等,另赐锦缎布匹。
着各地农官速集于州府,朕将遣专员传授玉米种植之法。并于皇宫及各州府县衙后院辟试验田,躬亲督导。
民间百姓,凡参与玉米种植者,官府将依产量多寡予以奖励。丰收者,奖耕牛、农具、谷种等物,且免赋税三年。
另,为防虫害,可于田边广植苦楝树,其枝叶可驱害虫。兴修水利,挖掘水井、修筑沟渠,引水源以灌玉米。
玉米种植,关乎大明新府之根基,望诸卿与子民共赴其劳,同享其成。钦此。”
书生念完,人群中顿时炸开了锅。
一位老农皱着眉头,满脸疑惑地说道:“这玉米是啥玩意儿?咱可从没种过,能成吗?”
旁边一位年轻后生却兴奋地接口:“听着倒是不错,耐旱耐热,咱这澳洲的鬼天气,种红薯都费劲,说不定这玉米真能行。”
一位中年妇人担忧地说:“可这新种子,咱也没个底,要是种下去没收成,这一年可咋过哟。”
她身旁的一位老者则抚着胡须,缓缓道:“陛下既有此令,想必是有几分把握。且看这告示,官府又有诸多扶持,还有赏银,不妨一试。”
这时,一位乡绅模样的人站了出来,他穿着一身较为讲究的绸衣,虽然已有些旧了,但仍能看出昔日的富贵。
“诸君且听我一言。”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他。
“陛下圣明,此玉米之推广,定是深思熟虑之举。吾等虽对其陌生,但君等可还记得,初至澳洲时,红薯亦为新物,众人皆疑,然如今红薯亦成主食,解我等果腹之困。”
众人纷纷点头,那乡绅接着道:“且告示言明,有农官传授种植之法,又有试验田先行摸索。吾等当信陛下,信官府,积极响应。再者,若玉米种植成功,不仅自家仓廪可实,于我大明新府之兴盛,亦有大功。届时,畜牧可兴,贸易可盛,我等皆为受益者。”
他的话让不少人若有所思,人群中的议论声渐渐小了些。然而,仍有一些人面露犹豫之色。
一位年轻的农夫小声嘀咕道:“可咱没那闲钱去试错啊,万一种子、农具都置办了,最后没个收成,这一家老小不得饿肚子?”
就在此时,县衙的一位差役走了出来,他身着皂衣,腰间佩着一把长刀。“诸位乡亲,莫要担忧。”差役高声说道,“官府定会全力支持。若有贫苦人家无钱购置种子,可向官府报备,待丰收之后,再行偿还。且农具之事,亦会有能工巧匠依玉米种植之需改良,或可租赁使用。”
这一番话让一些原本犹豫的人稍稍安心。一位老者上前一步,问道:“大人,那这玉米种植之法,真能保准学会?吾等皆是粗人,怕学不会误了大事。”
差役笑着回答:“老丈放心,农官皆为精于农事之人,且陛下亦会关注。定会耐心教导,直至诸位学会为止。”
在县城的另一边,几位富户正聚在一起商讨。一位面容圆润、身着锦袍的富户皱着眉头说:“这玉米种植,虽有前景,但需人力、物力投入颇多。
吾等是该全力支持,还是先观望一阵?”另一位较为清瘦、眼神精明的富户沉思片刻后道:“吾以为,当出些人力物力支持。
陛下重视此务,若我等积极响应,日后在这新府之中,地位亦能稳固。且若玉米丰收,贸易兴起,获利必丰。”
众人正议论间,一位老者缓缓走来。这位老者在城中德高望重,虽家境并非最为富裕,但他一生经历丰富,所言之事往往颇有见地。“诸君,此乃大明新府之转机。”
老者的声音虽有些沙哑,但透着一股坚定。“吾等远离故土,在此重建家园,本就艰难。玉米若成,犹如天赐良机。莫要因眼前之疑虑而错失。当以大局为重,全力配合陛下与官府。”
富户们听了老者的话,相互对视一眼,纷纷点头。他们深知,在这异国他乡,只有大明兴盛,他们方能安稳度日。
而在乡间的小路上,几个孩童蹦蹦跳跳地走着,口中哼唱着新编的童谣:“玉米黄,玉米香,大明种下新希望。耐旱热,好生长,丰收时节满仓粮。”
童谣声在风中飘荡,仿佛带着人们对玉米种植的期待与憧憬,传向远方的田野。
那田野里,正孕育着大明新府未来的生机与希望,无论是心怀忐忑的百姓,还是积极谋划的富户,亦或是翘首以盼的朱慈烺与督农官们,都在等待着玉米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开启大明新府全新的农耕篇章,书写一段属于玉米的传奇故事。
让大明的旗帜在澳洲的天空下,因这小小的玉米而更加稳固地飘扬,庇佑着每一个大明子民在这片土地上追寻着往昔的荣光与未来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