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已晚,赵母急切等着一家人团聚。从下午一直等到了晚上,她望眼欲穿生怕出了什么事,终于听到了远处驴车的声音。
赵母急切的看向门外,在火炉内稻草燃烧出的微弱亮光下,黑夜中两个单薄的身影格外熟悉。
“你们爷俩终于回来了,这么晚没出什么事吧。”娘的话语中带着一阵期盼与希望。
赵匣连忙说道:“娘,过冬的粮食都买回来了,冬天我们不会再挨饿了。”
赵匣急忙向娘跑过去一把抱住了娘,娘在赵匣的怀抱中显得如此脆弱。赵母轻轻地抚摸着儿子的背,低声呓语道:“儿啊,回来就好”
那语气中既有对孩子们平安归来的欣慰,也是对家庭未来的担忧。
赵父也走了进来,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有些感伤。“跟我把粮食卸下来。”
赵母看着父子二人,心中充满了慰藉。虽然生活艰辛,但丈夫孩子让她觉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她转身走向火炉,拿起一把稻草,轻轻地搅动着,让火光更加明亮。
“都饿了吧,我这就去给你们做饭。”赵母说着便开始忙碌起来。锅里的水很快就沸腾了,热气腾腾的蒸汽在屋内弥漫,给这个简陋的小屋增添了几分热气。
赵匣想开口说话,一时也不知道能说什么。只是呆呆地望着老娘做饭时的背影,眼前慢慢出现了一层薄雾。还有三日时间,这段时间一定要好好陪伴老娘。
赵父拿出买的酒水,又跟老娘说:
“今晚有点冷,我一会去把炕烧热。今晚舒服一晚,喝点酒暖暖身子吧。明天不要早起了。今晚让儿子和你一起睡,省得你老想。”
赵匣连忙说道:“娘,今晚我跟你一起睡吧。”
赵匣在老娘身边缓缓躺下,赵母缓缓抚摸着赵匣的背,等赵匣睡着了。赵母便问赵父到底发生了什么。赵父把赵匣今天所干的事情娓娓道来。
赵父直夸赵匣真如个神童一般,居然会盘算经商,而且处事镇定、进退有度。说道三日后就要离家给总兵当家丁时,还是忍不住流了一行泪下来。
赵母好像提前知道一样,竟没有半分惊讶说道:
“我早就发现这孩子偷偷练刀,没事还会偷偷看书,我问过老刘铁匠,他说是戚将军留下的兵书。以前他就说过想去当家丁。这次去辽阳城之前我就感觉他在谋划着什么,看来是铁了心要上战场了。”
赵父也说到:
“我儿是个有志向的,身上有股子傲气,面对李总兵他也没有被降伏,最后居然还敢讨价还价。他是困不住的!若是以后有出息能当个千户、游击也行,总算是拼出了一条路。如果留在这等我俩越来越老,儿子还是要顶替我当军户,还不如趁着年轻出去拼一把。军户真是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