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未来皇帝的花销,没有哪个大臣敢指手画脚或是阻拦,因还有太上皇跟着,主要还是皇帝发话他会在两年后退位。
是的皇帝就怕儿子过两年后又想出别的话或者说做别的事情,来推迟继位。所以先把话都说出来,主要是给大臣们有个心理准备,那么太子也别想再推辞。
所以用在治理西北的银钱不受丝毫阻碍的很快就到账了,还是直接从皇家钱庄领取,花多少领取多少。如果储备不够那皇帝那边就会再次拨款。
国库前两年的战事花费了很多,但南部的税银及时补充,据说南部的税银比任何一年都要多。南部的税银是每年都增长的,增长的比例不是有很大的差距,但去年上缴的非常多,差距就拉开了。
说不好是因为什么据说南部今年的税银也会增加,肯定不会比去年少。
南部即使离开了大长公主,也依然持续稳定的发展着,去年还可以说是爆发式的突增。
这样就把皇帝为首的北部显得暗淡无光,皇帝倒没有什么不好的想法,大长公主姑姑皇帝从小到大都是极佩服的。就说长安亲王皇帝也是多有接触,特别是在继位之前,那也是一个极其有能力的人。
皇帝没想法还很乐见大长公主治理的南部越来越好,但内阁的四个大臣就不乐意,可也对南部没有什么办法,手根本伸不过去。
大长公主越厉害就越加显得他们的能力不足,还不如女子,甚至长安亲王他们也不如。但长安亲王不止一个人在治理南部,还有他妹夫崔澜诀和杨家庶子杨青帆,他们三个才是南部的主要力量。
虽然其他两个人都是世家出身,可内阁除了崔首府的其他三个大臣还都是不服气,可又做不出更高的政绩来,气人就在这点上。
内阁大臣对太子继位是没有任何想法和意见的,可能太子继位后他们的手中的权力会被削减,但内阁的权柄并不会削弱,他们和太子之间可能还要有一场权力的争夺战。
那些都是后话,现在上下一致都是要帮扶太子治理好整个西北。这不仅是太子的政绩,将来也会是他们身上的政绩,辅助储君也是政绩。
国内上下一致的支持太子,太子那边也开始了调派人手。先做的就是开渠挖河,把离此较远的一条大河给引过来。
开荒甚至是种植植被,再来种植适合西北生存的灌木林,都是需要水源灌溉的。靠老天下雨滋养植被和灌木是不合适的,因为西北多年都是干旱少雨。
水源是第一要解决的,只有先解决了水源才能接下来做别的。
在舆图上研究很长时间后,才想出这个解决的策略。所以才要准备这么多的青壮来挖河开渠引水过来。
还有一项是找专业人士挖深井,还是大型的深水井,是眼前这些人的吃喝,不适合用来灌溉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