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前推,文献中还有更早的记载,这可以追溯到山海经。《山海经·海内南经》: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皆在郁水南。郁水出湘陵、南海。一曰相虑。”郭璞注:“锼离其耳,分令下垂以为饰,即儋耳也。在朱崖海渚中,不食五谷,噉蚌及薯藇也。这和杨孚的记载何其相似。
《山海经·北山经》: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其上多草、薯、藇。”郭璞注:“根似羊蹄,可食;曙豫二音。今江南单呼为储,语有轻重耳。” 清代郝懿行疏:即今之山药也。郭注告诉我们薯就是薯藇。我们可以推想,也就是薯蓣,形声字声旁写法不同而已。
红薯种植推广开后,引起了明代着名科学家徐光启的关注,他在家守制期间,恰遇当地出现了洪涝灾害,出现饥荒,他立即上书皇帝,请求赈济灾民。恰在此时,他了解到南方福建地区有红薯这种农作物,他托福建商人为他带来薯种,经他试种,在家乡上海成功。为此,他特别写了《甘薯疏》,这是徐光启研究农学的第一部作品。由此,红薯的种植区域又得到了扩大。
红薯又叫苕,或红苕。
《诗经·小雅·苕之华》里说:
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不过,这里的苕,并不是红薯。《毛诗故训传》:苕,陵苕也,将落则黄。郑玄注:陵苕,今谓之凌霄花。本草谓之紫葳。蔓生,依缘树木,皆黄花,少见有白花者。依《尔雅》:苕,黄华称蔈,白华称茇。这样我们就明白原来诗经中的苕是凌霄花。就是现代诗人舒婷《致橡树》中提到那种植物。
红薯是除稻米麦子玉米外,在我国居于第四位的粮食作物,它可以加工成红薯粉,红薯干,红薯粉条,红薯果酱等食品。不过随着人们口粮的丰富,早已不靠高产的红薯填饱肚子啦。土豆有望赶超红薯,坐上第四位的宝座。
然而,在一些偏远山区,红薯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那里的老人们还保留着传统的耕种习惯,视红薯为宝。
年轻的农业研究员李阳听闻此事,决定深入山区调研。他发现山区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红薯别有风味,而且营养成分比普通红薯更高。
李阳尝试将这些优质红薯品种带出山区,与外界的农业科技结合,开发出一系列高端红薯产品,如有机红薯汁、特色红薯糕点。这不仅让山区农民增加了收入,也重新唤起了大众对红薯的喜爱。曾经逐渐被遗忘的红薯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城市的超市里专门设立了有机红薯专柜。而土豆虽然产量不断增长,但红薯凭借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守住了自己老四的位置,并且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成为新时代健康饮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