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二月六日(农历腊月二十九),是京市大学正式开学的日子。
于岁欢和王昭然跟一众热血青年一样,提前办理了入学手续。
这些人是一个独特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年龄差异很大,最高年龄上限是30岁。
这些大学生里有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以及应届高中毕业生。
一个班级里,同学的年龄差甚至超过了10岁。
就比如于岁欢宿舍里的王敏,就已经30岁了,还是2个孩子的妈。
要不是恢复了高考,她可能就一辈子都留在乡下,做个村妇了。
她考上大学后,婆家是不愿意让她出来上学的。
女知青回城上了大学,还能要他们务农的儿子吗?
他们甚至软禁她,就是怕她跑了不回来。
如果不是她绝食饿晕了,被救醒后又继续拼命抵抗,恐怕她也出不来。
又是一个被时代和生活双重压榨的可怜女人,于岁欢甚至有些同情她了。
同情她也是因为她为人还不错,记得刚入学的时候,于岁欢因为路痴找不到宿舍,就是她帮忙提着行李送过来的。
后面知道两人在一个宿舍后,王敏对于岁欢也多有照拂。
就比如看到于岁欢四肢纤细,细皮嫩肉的样子,一看就是没出过力的。
因此,宿舍里像是铺床,扫地,拖地这种活,王敏就从来没让她干过。
但于岁欢看得出来,王敏是真心对她好,和其他几个女生不同。
其他女生兴许是因为她气质出众,穿着时髦,都误以为她是高干子弟,才故意跟她示好。
而王敏不同,她骨子里的朴实和眼睛里的真诚是做不了假的。
开学这几个月以来,宿舍几人相处的都比较好,刚开始其余几个还因为王敏年纪大,又是从农村出来的,对她有些排挤。
但于岁欢跟她走的近,关系也比较好,其他几人就只能假模假式的,也跟王敏套近乎。
总的来说,相处还算融洽。
因为宿舍人对她都很照顾,于岁欢也觉得不好意思,所以经常请她们几个一起出去吃饭,而且都是那种高档的馆子。
因此在众人眼中,更加坐实了她高干子弟的身份。
开学的这几个月时间里,于岁欢除了上课,和宿舍的姐妹呆在一起,或者跟王昭然在京市转悠着看房,其余时间就是打听杨庆和的下落。
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杨庆和跟她讲过许多儿时的趣事,也似乎提起过他们家的位置。
但于岁欢向来是个神经大条的,再说那时候也没想到会发生后面这些事,所以也就没用心去记。
现在虽说不似大海捞针,但仅凭着当初一点碎片的记忆想找到杨庆和,也是有困难的。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于岁欢通过区域排除法,终于来到了杨庆和家附近。
“同志你好,我想请问一下,您知道杨庆和同志家住在哪儿吗?”
“杨庆和?你是他什么人啊?”
女人眉头微微蹙起,上下打量着于岁欢。
“哦,我……,之前下乡的时候,我跟他是一个生产队的,他是我们生产队长!”
于岁欢说话时观察着女人的表情,不知是不是错觉,她总觉得女人十分警惕,对她似乎还充满着戒备和敌意。
原本于岁欢得知这女人认识杨庆和,心里别提有多激动了。
但看到她这副神情,她也就不愿多说什么了。
“你找他有事吗?”
“请问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