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1965年发现。距今只有五十多年的历史,然而从地面到太空,射电、红外、光学到X射线,gamma射线和引力波,多个窗口的观测已经衍生到宇宙越来越大的纵深,为理论研究提供了海量的观测数据。计算机大规模数值模拟已经成为可能。
1989年,ic background explorer COBE和Wilkinson Microwave Anisotropy Prober(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 2001)和(Planck 2009)普朗克卫星获得了许多重要观测数据,让宇宙学研究步入了精确宇宙学时代。但当观测越来越精确的时候,人们发现,20世纪末Ia超新星结果显示,宇宙正在加速膨胀。观测走在了理论前面,宇宙加速膨胀意味着宇宙常数不为零。宇宙中必有一种“暗能量”存在。这暗能量产生与引力相反的负压力,推动宇宙加速膨胀。然而目前所有的物理学理论还无法对这种暗能量的本质做出合理的解释。也许大自然是向我们展示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理解或是对基本物理规律的理解,又必须经历一次根本性的变革。
(HST哈勃空间望远镜 Hobble Space Telescope直径2.4m). Hawaii的毛纳基(Mauna Kea),10m望远镜Keck I和Keck II.也是用于观测的先进设备。
星系巡天需要测量星系的观测距离。许多方法与其有关,例如造父变星、旋涡星系的Tully-Fisher关系。椭圆星系的Fiber-Ja关系、最亮的椭圆星系和Ia型超新星,都是测定宇宙星系距离的“标准烛光”。宇宙学红移更被广泛用于大尺度星系距离的测定。
大规模星系巡天的结果勾画出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图像。大约在小于100Mpc的尺度上,宇宙空间的物质分布并不均匀。除了星系团、超星系团这样的星系聚集区之外,还有一些星系特别少的区域,例如空洞或巨洞(void),而在另外一些地方,有个别密度很大的星系密集区,例如距离银河系100Mpc的“宇宙长城”,但当尺度增大到数百Mpc以上时候,星系的平均分布趋于均匀。因此在这样大的尺度上,宇宙整体均匀,各项同性。
2007年的美国电影《星辰》被评论为:成人大尺度童话,万恶之源的出处。因为在这部成人童话电影中,你不仅可以了解到人性的黑暗,还可以发现人性美的光辉,完全称得上拍的最美的童话故事。
单纯懵懂的男主特里斯坦安喜欢上了同村里的绿茶女维多利亚,愿意为绿茶女付出一切。一天他们看到一颗陨星,男主在绿茶女的暗示下毅然决然的跨过围墙来到了魔法世界……这奇幻的故事充斥着浪漫和幻想色彩。
不管是爱上一颗星星并因为爱而发光,还是吃星星心获得永恒青春的传说都让人着迷。故事中强调了真爱的力量,只要相爱的两颗心属于彼此,就能在一起度过漫长的岁月。最后还描述了两颗星星点燃蜡烛回到天上,成为永远相伴的伴侣,这样的结局令人感动。尼尔盖曼大神以他独特的想象力、活力与幽默,成功塑造了这部引人深思的电影。
我看到一颗流星。它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是一道划过天际、转瞬即逝的光芒,而像黑色天鹅绒上的一颗闪耀钻石,悠悠降落。我心念一动:它落在那儿,我要去找到它。我不知那会是一块陨星、一颗灼热的宝钻,还是更不可思议的东西。《星尘》的灵感在刹那间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