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朱安澜接过张总管递来的“资粮”。
他很好奇,到底是何等稀世珍宝,能令这位位高权重的王府大总管都郑重其事。
揭开锦缎一看,里面包着的东西,赫然是一块平平无奇的翠玉,类似的珠宝,在王府中,不算什么罕见之物。
“这……”
就在他一头雾水之际,张总管主动开口道:“十四少可是觉得不过一块玉而已,老奴是夸大其词了?”
“不敢。”朱安澜摇头道,“只是恕我眼拙,实在看不出其中奥妙。”
“十四少切不可小看此物。”张总管抚摸着他手中的玉石,叹息道,“其实,它不是玉,是血。”
“血?”朱安澜用一种诡异的眼神看着老太监。
这分明是一块碧玉啊,你怕不是把我当傻子哄!
“十四少可是不信?”
张总管看着碧玉,慨叹道,“传言忠臣良将所以含冤而死,其血便会化为碧玉,这块碧血玉,便是先帝时被屈杀的于少保一腔热血所化。”
“于少保?难道是……”
朱安澜陡然想起一个人。
大明天朝虽然国祚远比他前世的明朝绵长恒久,但两边的历史却大同小异,更像是以明朝为原型的高武大世,很多这边煊赫一时的人物,在另一方世界也能找到对应的原型。
姓于,官至少保,又是含冤而死……朱安澜第一时间就对号入座了。
只是还不等他把那个名字脱口而出,却被张总管抢先打断:“不可说,不可说!”
“为什么?”他疑惑道。
张总管却不答,只是叹气,过了一会儿,主动转移话题道:“十四少可知文道神通如何修炼?”
朱安澜认真道:“正要请教。”
“世上读书人多如牛毛,但真正能读出神通的却凤毛麟角。”
张总管娓娓道来,“直到前朝丞相文忠烈公慷慨就义前,将自己毕生所学整理成一首《正气歌》,其中就包含了十二门文道神通,方才有了本朝百花齐放的文坛盛世。”
“文忠烈公……文天祥!正气歌!”
又一个熟悉的名字,令朱安澜一阵恍惚。
他下意识背诵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不错,看来十四少也听过正气歌之名。”
张总管含笑道,“文道神通的奥秘,便蕴含其中,今日府中奖掖您这块碧血玉,便是修行其中‘为嵇侍中血’一句的点睛之物。”
“为嵇侍中血……”
朱安澜顺手接过张总管递过来的碧血玉,就猛然感觉到,这块看似死物的碧玉中,似乎有一股浑噩的意志复苏了,正好与自己的浩然正气相呼应。
下一刻,一道碧玉般晶莹剔透的光晕,就从碧血玉上泛起,一路蔓延到他身上,形成一道天衣无缝的光幕,将他的躯体遮蔽得严严实实!
“恭喜十四少,贺喜十四少!这文道神通与您真是天作之合!”
张总管见状,不由喜不自禁,连声道贺道,“老奴听闻其他士子修行文道神通,无不需要焚香沐浴,静心默祷十万遍,方才有小半可能获得前贤遗物的认可,但您却仅仅念诵了一遍,就得到了于少保遗志的垂青,我宁王府文道大昌有望,以后看谁还敢说我们宁王府都是杀伐发家的武夫!”
他激动之下,却是失言把宁王府的黑料都给爆了出来,听得香夫人忍俊不禁,但也为朱安澜感到由衷的高兴。
“这碧光就是文道神通吗?不知有何神效?”
朱安澜尝试触摸自己体表的碧光,但他自己的手却可以畅通无阻的穿透过去,仿佛这层光晕只是幻象,并非实际存在之物。
“十四少请看。”
张总管微微一笑,手中却像变魔术般,不知从何处拔出一把匕首来。
朱安澜定睛一看,只见这把匕首刀刃漆黑无光,看似平平无奇,但再细看,却又发现上面布满了重重叠叠的云纹。
但他再想看第三眼时,却忽然觉得像是正午直视太阳一样,眼眸一阵刺痛。
他下意识眨巴了一下,眼眶一酸,差点流出泪来。
“剑名鱼肠,锋锐逼人,十四少还是莫要盯着看,免得被剑气刺伤了眼眸。”张总管慢条斯理的声音这才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