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茹,我承认那首以青春为名的诗非常优秀,那个甚至放在头条,我没有太大的异议。
但是那篇短篇小说,我曾经生活的地方,整体基调太冷了,我看完感觉有种悲凉彻骨的感觉,这太悲观了。而且放在我们创刊号的头条,乃至于放在创刊号的目录里面,我都觉得不太妥当。”
“其实啊,我反而觉得季宇宁的这三篇文章,三个作品中,最好的就是你说的那篇短篇小说,我曾经生活的地方。
那是我这几年看到的描写知青生活的小说里最好的,这个最好没有之一。
不瞒你们说,我上礼拜接到小季的投稿信,我看完这篇小说的时候,眼泪怎么也控制不住。
我想到当年我们家安忆,那么小的年龄,连自己生活都不会照顾的岁数,就要去那么远的地方,那么艰苦的地方去下乡插队。
我想到了和她同样的那一代人,他们这些年的生活可不就是这篇小说里体现出来的那样吗?这才是最真实、最感人的生活。
这一个短篇小说,好就好在,在现在的很多知青小说的普遍的宏大叙事的整体氛围里,却是以个人经验的视角呈现出了独特的面貌。
它并不负起对这场运动的价值评定和社会批判,它关心只在其中的人,个别的,渺小的人,在他们根本无法知情的历史中,微如草芥的人的欢喜和悲哀。
生活的严肃性并不因此放过他们,他们依然面临了爱、生存与死亡的这种人生的大事情。
这是对知青生活的审视中一双别样的目光, 它着眼点不大,但是深邃。极为深邃。
而正是唯其深邃,所以才感人肺腑。
你说的那种悲凉彻骨,那种冷,我在读这本小说的时候,也感觉到了。
但并不能因为这个原因,而不把它登载在我们的杂志上。
我们杂志的宗旨,并不是只登那些暖的小说,只登那些温暖的,热烈的,正面的文章。
而且他那篇小说,给儿子,那篇超短篇小说,或者叫微型小说,却是写得非常温暖,非常的情深意切。同样也是感人至深。
我们可以把这两篇小说放在一起。先是冷的,后是暖的。
这样,更能给我们的读者以深刻的感受。”
“可是这样,我们的创刊号,有一位作者,一共有三篇文章登在上面,这合适吗?
我们为这次上沪文艺的复刊,去各处征求稿件,许多老同志,老的作家都写来了一些文章,像巴老也写了一篇杨林同志。
我们这样明显的,或者可以说是大张旗鼓的推荐一个年轻人,一个还没有什么小说作品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年轻人,这样会不会让那些老同志反感呢。今后我们杂志的出版发行,还需要那些老作家老同志的支持啊。”
房间里的众多编辑,基本上也就是这两种意见。
大家讨论的结果是最终也不能形成统一的意见。
“那这样吧,既然大家最终也不能形成一致意见,那就把这个问题提交给巴老来决定吧,毕竟巴老才是上沪文艺的主编。
等一会儿,我联系一下巴老,看看哪天,我们去巴老家,然后我们一起向巴老做一个专门的汇报。”
巴老虽然是上沪文艺的主编,但更多的是一种挂名,他一般也不到上沪文艺杂志社的编辑部来,他平常都是在自己武康路的家里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