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说完,喝起旁边的茶水,微微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此次召集你们进宫,除了武爱卿大破西夏贼寇的消息之外,还有一件要事需与你们商议。”
群臣屏息以待,赵佶放下茶杯,缓缓开口道:“陕西经略安抚使章爱卿在书信中说到自己年老体衰,已不能胜任经略安抚使之职,向朕请辞回京休养,并推荐武爱卿接任。”
赵佶环视群臣,说道:“诸位爱卿,对于此事你们有何看法?”
宰相曾布、枢密副使孙固、参知政事韩忠彦以及兵部尚书蒋之奇等诸位大臣听后,一同拱手向陛下奏道:“陛下,臣等认为章大人的请辞可以准许,并且若由武枢密来接任此职,实在是极为适宜的安排。”
“好,朕也觉得由武爱卿来接任陕西路经略安抚制之职最为合适。”赵佶听了群臣的话语,满意地点了点头。
随后,赵佶微微蹙起眉头,继而开口说道:“不过,章爱卿在信中还提到一事,即当下陕西六路之中,兵马数量不足。为有效应对西夏战事,期望朝廷能够增派人马赶赴西北,不知诸位有何见解?”
旁边的蔡京终于忍不住了,没想到自己的和谈计划泡汤了,武植还立下了如此大功,听到要调集兵马前往西北,他即刻出列,抱拳道:“官家,再往西北之地调集兵马,我大宋粮草可能难以供应啊。”
赵佶听了蔡京之言,转头望向文官前列的曾布,沉声道:“曾丞相,依你之见,是否有必要再调遣兵马前往西北?”
曾布闻言,眉头微微皱起,思索片刻后回应道:“陛下,当下我大宋禁军数量虽然众多,可其战力相较于长期驻守西北之地的将士而言,实有不及。况且若要如此大规模地调集兵马,所需耗费的钱粮数额巨大,于国而言得不偿失。当然,若官家心意已决,执意调兵,微臣自当竭尽全力配合官家决策。”
赵佶轻捂下巴陷入沉思。他如今对那西夏人恨之入骨,非常希望武植能够率领大军攻入西夏,可如今西北之地将士短缺,想要调集其余各路兵马又损耗巨大,看来只能徐徐图之了。
念及于此,赵佶缓缓开口道:“既然西北将士短缺,而从各路聚集损耗巨大。那朕便下旨任命武爱卿为陕西六路经略安抚招讨制置使兼兵马都总管,掌陕西六路军事、民事。许其自筹经费,组建新军,以抗西夏贼兵。”
旨意一下,朝堂之上一阵议论。
有大臣说道:“陛下,此举是否有些冒险?让武大人自行筹集经费,恐生变故。”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朕相信武爱卿的忠心和能力,定能不负朕望。”
众人见皇帝心意已决,也不再多言。
看着冷静下来的大臣,赵佶再次开口道:“武爱卿此次在西北取得如此大的战功,不可不封赏。”
他看了旁边的宦官一眼,出声道:“拟旨,武植功勋卓着,升枢密副使、紫金光禄大夫、检校少师,永兴军节度使之职,进爵靖安侯,并赏白银万两、良田百顷、锦绢百匹。”
朝堂之上,听着赵佶对武植的赏赐,众大臣都露出羡慕的目光。
“诸位,如今西北战事未定,还望诸位爱卿,竭忠尽力,共保大宋江山安稳。”
众大臣齐声高呼:“臣等定当竭忠尽力,不负官家圣望!”
赵佶满意地点点头:“甚好,退朝吧。”大臣们听了都纷纷散去。
靖安伯的府宅之内,李清照还在为武植担忧。忽听张管家说宫中有传旨之人前来,让自己前去领旨。她心中忐忑,带着小桃走到院落之内。
那传旨的宦官正是上次前来之人,看到李清照前来,满脸笑意:“恭喜武夫人,贺喜武夫人,武大人在西北立下战功,陛下特派我来赏赐呢。”
李清照闻言,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地,赶忙行礼道:“有劳公公了。”
宦官清了清嗓子,展开圣旨宣读起来。
伯爵府内的小桃、张管家以及几个丫鬟听到听着赵佶对武植的赏赐,脸色都不由得兴奋起来。
自家老爷以后可就是侯爵大人了,而且还有良田百顷,并且还赏赐了大量的钱财及锦缎。
宦官先读完旨意,笑着说道:“夫人,武大人此番可是给咱大宋长脸啦!陛下龙心大悦,夫人往后的好日子还长着呢。”
李清照微笑道:“全官家圣恩,夫君才能有如此功绩。”
送走那宦官之后,小桃兴奋地说道:“夫人,这下可好了,老爷又得赏赐啦。”
李清照轻轻点了点小桃的额头:“莫要这般轻狂,这都是夫君用性命拼来的,只盼着他能早日平安归来。”
此时的李清照脸上既有欣喜,又有对武植的牵挂。
她缓缓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景色,喃喃自语道:“不知夫君在西北可还安好,这战事不知何时才能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