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削藩之事,暂时搁置一旁。
朕打算推行练兵新政,这也是朕今日召见爱卿的原因。
朕有些想法,想听听你的意见,帮朕参谋参谋。”
“练兵新政?”徐辉祖疑惑地问道。
随即,他恭敬地行礼道:“只要陛下所命,臣定当肝脑涂地,竭尽所能。”
朱允炆摆摆手,虚抬了一下,示意徐辉祖不必多礼。
他继续说道:“现在武将中,有多少可用之人?”
徐辉祖沉吟片刻,回答道:“老一辈武将几乎凋零殆尽。
如今可用之人,无非武定侯郭英、长兴侯耿炳文、平安将军等几位老将。
而新一辈的武将中,除了微臣和曹国公之外,其他人都还稚嫩,需要历练和成长。”
朱允炆听后微微点头,略作思索后问道:“那么现在京营中,还有多少精锐可战之兵?”
徐辉祖回答道:“目前京营中可战之兵尚有五十余万。
这样的兵力足以震慑天下藩王,但若要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恐怕仍显力不从心。
若要进行扩编的话,臣建议从湖广、两江等地抽调一部分兵力,同时从西北抽调一部分善战之兵。
这样一来,既能保证兵力充足,又能确保西北地区的安稳。这应当是目前最为稳妥的策略。”
朱允炆听完徐辉祖的回答,心中暗自思量。
他明白徐辉祖的想法是加强中央兵力,以形成对诸藩的震慑力,从而确保朝局的稳定过渡。
等自己皇位坐稳后,再逐步图谋削藩之事。这个策略看似稳妥,但朱允炆心中却仍有疑虑。
朱允炆皱眉道:“京营兵力竟然达到了五十万之多?”
徐辉祖继续解释道:“洪武初年,太祖皇帝曾采取‘内外置大小二场,分教四十八卫卒’的制度。
当时一卫五千六百人,四十八卫合计二十七万余人。
然而经过多年的征战和补充,如今才膨胀至此。
而各塞王手中的兵力也达到了三十万之巨。
此外,还有各地卫所的兵力,整个国朝的兵力估计已经近两百万之众。”
朱允炆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如此庞大的兵力规模,对于现在的朝廷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各项开支除去之后,国库恐怕已经没有多少余钱了。
若是再遇上个小灾大难,恐怕更是捉襟见肘,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朱允炆停顿片刻,继续道:“爱卿,朕认为不妨实行精兵简政的策略。
通过精简兵力、优化编制、提高战斗力等方式来解决目前的问题。
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梳理一下手中的兵员问题。
这样既能提升兵力质量,又能开源节流,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而且,在精简兵力的过程中,还可以趁机清理军队内部的贪腐问题,一举两得。”
徐辉祖听完朱允炆的话,满脸的不可思议。
徐辉祖怎么也想不明白,朱允炆这是玩的什么招数。
既然决定要去削藩,精兵简政是什么鬼?先示弱以敌么?
但是真的要是对京营进行精兵简政,显然会动很多人的利益。
那样以来,与追求朝局稳定的国策背道而驰了呀。
所以,徐辉祖很是不理解,朱允炆为什么要祭出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