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商议了许久,最终决定一方面暗中联络朝中那些正直且有威望的大臣,形成一股势力,以备不时之需;另一方面,密切关注杨骏的一举一动,收集他的把柄,若他日后真有什么不轨之举,也好有证据制衡他。
没过几日,皇帝的病情愈发严重,终于驾崩而去。整个建康城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皇宫内外皆挂满了白色的丧幡,哀乐声回荡在大街小巷,让人闻之心酸。
新君登基,杨骏顺理成章地开始辅政。起初,他还表现得中规中矩,处理政务时也还算勤勉,可没过多久,他那独断专行的本性便渐渐暴露出来。
朝堂之上,杨骏常常不顾其他大臣的意见,擅自决断诸多重要事务。但凡有大臣提出异议,他便以辅政大臣的身份加以呵斥,甚至动用权力打压那些不顺从他的官员。不少原本清正廉洁、一心为国的臣子,只因与杨骏意见不合,便被他调离京城,贬谪到偏远之地任职。
不仅如此,杨骏还大肆任用自己的亲信,将他们安插在各个关键职位上,整个朝堂渐渐被他的势力所笼罩,变得乌烟瘴气起来。
刘辨看着这一切,心中虽气愤不已,却也只能暂且隐忍。他知道此刻还不是与杨骏正面冲突的时候,只能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出手遏制杨骏的嚣张气焰。
一日,杨骏提出要大肆扩充自己的府兵,美其名曰是为了保卫京城安全,守护皇室安危。可刘辨心里明白,他这分明是在为自己扩充势力,意图不轨。
刘辨决定不再沉默,他在朝堂上站出来,向杨骏质问道:“杨大人,如今京城有禁军驻守,防卫已然森严,为何还要扩充府兵?此举劳民伤财不说,若是让百姓误解,以为京城有何变故,引起恐慌,那可如何是好?”
杨骏没想到刘辨会公然反对自己,脸色顿时一沉,冷哼一声道:“刘辨,你懂什么?如今新君初立,局势不稳,多些兵力护卫才是万全之策。你莫要在这里危言耸听,阻碍朝廷大事。”
刘辨也不示弱,继续说道:“杨大人,凡事皆需权衡利弊,如今朝堂刚刚经历动荡,正需休养生息,如此大规模扩充府兵,只会加重百姓负担,且易引发各方猜忌,还望大人三思啊。”
杨骏见刘辨不肯退让,心中大怒,正要发作之时,其他几位大臣也纷纷站出来,附和刘辨之言,认为此举不妥。杨骏见状,虽心中愤恨,却也不好强行推行,只得暂时作罢,但看向刘辨的眼神中却充满了怨毒,显然是将他视作了眼中钉、肉中刺。
从那日后,杨骏越发视刘辨为头号敌人,暗中指使手下的人处处为难刘辨,给他使绊子。不是在政务上故意拖延刁难,就是在背后散布一些诋毁刘辨的谣言,试图破坏他的名声,让他在朝堂上孤立无援。
刘辨身处这重重困境之中,却依旧没有丝毫退缩之意。他一边应对着杨骏的种种刁难,一边继续联合朝中的正义之士,寻找机会扳倒杨骏,拯救这岌岌可危的朝堂局势。而此时的晋朝,就如同在暴风雨中飘摇的孤舟,未来的命运充满了变数,让人揪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