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大军已经处在,于谦追上去来不及,只能写了一封信,快马加鞭送给邝埜。
信中阐述了于谦的担忧。
邝埜求见朱祁镇,问他为什么不等粮草齐备再走。
朱祁镇不知兵,把难题推给王振。
可王振也不知兵啊。
于是开始鬼扯:
“大明二十万精锐出征,也先只有两万人,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也先。”
朱祁镇深以为然,夸奖王振真懂兵法。
邝埜苦劝无果。
二十万大军继续上路。
没过多久,天降大雨,道路泥泞不堪,行军困难。
八月初,军队抵达大同。
各路败报频传。
“瓦剌大军打进长城了!”
“洋河的明军全军覆没!!”
“……”
朱祁镇听到消息,一下慌了神。
王振立马提议:“现在撤回北京还来得及。”
武将们极力劝阻。
哪有刚到前线就撤退的?
闹着玩呢!
朱祁镇不听武将劝阻,强行通过王振提议。
武将们一番合计,决定向南方撤退,经紫荆关回北京。
于是大军来不及休整,按照这条路线撤退。
撤退路线要经过蔚州。
王振一想,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建议朱祁镇先到蔚州暂避风头,到他家做客。
朱祁镇又同意了。
大军撤到一半,突然临时改道向蔚州前进。
文臣武将无可奈何。
……
与此同时。
京城太庙之中。
几个太监正在打扫。
太常寺卿跪地祷告,按照惯例为军队祈福。
太庙供奉着大明历代皇帝牌位,墙上挂着画像。
从左到右依次是朱元璋、朱棣、朱高炽、朱瞻基。
太常寺卿依次跪拜。
刚拜完朱元璋画像,画像的眼睛动了一下。
“眼花了吗?”
太常寺卿揉了揉眼睛,仔细盯着画像。
然后,他看到画像上坐着的朱元璋突然站起来。
不仅站起来,还走了出来。
一个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朱元璋站在太庙中。
“鬼啊!”
太常寺卿惊恐大喊,连滚带爬跑出太庙。
太监们跑得更快。
“这里是哪?”
朱元璋有些迷糊。
“这里是六十年后的大明。”
旁边出现一个旋涡,刘循走了出来。
旋涡随之消失。
“不信你看。”
刘循指了指墙上画像。
第一张因为朱元璋走出来,上面一片空白;第二张化成灰,朱元璋都认得出来。
“朱棣!”
朱元璋咬牙切齿。
亲眼看到朱棣画像挂在太庙,紧随自己后面,事实胜于雄辩,除非这是假象。
但朱元璋对刘循深信不疑。
刘循嘴角一扬,“有什么感想?”
朱元璋回答:“还是打得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