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第一次组织队伍在野外安营。
在距离岔路口不算太远的位置,有队员找到了一处小水泡子。
草原人把那种有河流作为水源的、水面一望无际的、生长了众多鱼类的水源地,称之为海。
把那种常年存在的、面积比较大的、常有候鸟迁徙经停的水源地,称之为湖。
把那种水量受降水影响大的、面积比较小的、人畜可以饮用的水源地,称之为水泡子。
而那种季节性存在的、水面时隐时现在草丛中的、多有野兽聚集的水源地,称之为沼泽地。
海的附近绿洲连绵,是强大部落建城甚至定都的所在;
湖的附近通常会有大的部落聚居,成群的牛羊一望无际;
沼泽地的水源多是死水,人喝了会闹肚子犯病,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所以,水泡子附近,比较适合南来北往的队伍宿营。
水源地就近宿营,有许多显着的好处。
首先,队伍自身的人畜用水有保障;其次,水源地附近打猎相对容易;再次,水源地附近的牧草是战马的好饲料,等等。
但是,距离水源近也有弊端。
第一,水源地会吸引其他队伍前来取水宿营;第二,战争期间要提防敌人在水源里下毒;第三,水源地附近的食草动物会把狼群吸引过来,等等。
因此,挑选营地、取水补给、搭建帐篷、放哨警戒这些,看似细枝末节无足轻重,但在实战当中,却往往是决定战局的重要因素。
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李俊来到水泡子边上,俯身鞠起水来尝了几口,确定没有异味。
他让兄弟们先把所有水囊倒空,用清水重新补满。
再让人把锅灶取出来,把晚上吃用的水先盛好了备用。
然后,李俊分配一伙人负责饮马和搭建帐篷,一伙人负责生火做饭,再分配一伙人,负责在外围打猎和警戒。
李俊很满意,因为他带领的这三伙队伍,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而他也相信,金山和汪平带的两伙队伍,也定然不会辜负他的期望。
“执行完这次任务,我们一营足可以升到正兵了。”李俊边干活边想,未来可期啊!
一旦升入正兵营,兄弟们就有机会随大军出征,每个月也都有饷银可拿。
一旦立了军功得了战利,弟兄们就有钱娶婆娘了,也有钱置办房子和田产了。
若是一场大仗打下来没死,还抢了某个不开眼的大部落,那就银子也有了,奴隶也有了,家里摇身一变就成富户了。
再要是立下了赫赫战功,升级到旅帅甚至将军,那就称得上是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了。
有唐一朝,民风尚武,汉民族四处攻略开疆拓土,更养成了包容自信的豁达性格。边塞世家大族,多的是能文能武的子弟。
世人口中的出将入相,多指这个时代的书生学子,提刀上马立刻就是能征善战的将军,回到朝堂摇身一变就成为治国安民的能臣。
这是一个属于汉民族的黄金时代,汉人以自己的血统为荣,胡人以融入汉人为毕生的追求。
大唐皇帝是统御草原各族的天可汗,长安城更是全世界最繁华的中央之城。
大唐的汉家铁骑大杀四方,向北深入茫茫雪原,直到苏武牧羊的北海。向东杀到白山黑水,东海的大浪拍打着大唐的海岸。向南收回交趾旧地,南洋一年三熟的占城稻唾手可得。向西更是越过大漠打到了大食地界,无边的西海成为大唐的内海。
假如没有安史之乱,安西铁骑或许会抖擞精神,一路向西攻破大食,进而西进经略欧洲。而北庭都护府则会一路攻城掠地,把野蛮落后的罗刹人,无情地丢进极北的冰封海洋。
大唐雄厚的国力和勇武的民风,打造出独步天下的重甲骑兵和陌刀方阵。
任他再强的对手,重甲铁骑和陌刀方阵平推过去,一切抵抗都将化为乌有,笑傲天下。
当世之内,没有任何对手,敢于正面挑战大唐的铁军!
大食的军队躲在高高的城墙上面,只有十倍于大唐的兵力才敢出城。
吐蕃的大军只能盘桓于高原之上,把滔天的怒火赏赐给周边小国。
这就是让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大唐。
。。。。。。
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欢呼声,阿史那小队竟然猎回来五只黄羊!
少年们有口福了!
这个时代的草原部落,虽然放牧着不少牛羊,但牛是用来产奶的,牛奶是游牧部落最重要的营养来源,不是用来宰杀着吃肉的。而羊,也要放牧到了足够的月份,待体重上来了,膘也养肥了,在入冬前再宰杀,以便于保存。
部落里的寻常牧民,平日的饭食都以粟米和奶食为主。
而如果平日里想吃肉,就要自己去打猎捕获。
部落劳军的时候,也只能宰杀有限的肥羊,把羊肉献给将军,再用羊肉汤煮着大饼和野菜,给普通士卒作饭食。
而即便是给士卒准备的饭食,对普通的部落牧民来说,也只有在节日和寒冬腊月里才能吃到。
这就是为什么千百年来,北方游牧民族执着于南下中原,因为中原汉地百姓的温饱生活,是游牧民族渴望而不可及的梦想。
五只黄羊,体型虽然不是特别大,但一餐两只也足够众人饱腹。剩下来的还能烟熏一下,留着行军路上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