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农村的嫁娶往往是一场全村的盛事,是整个村里的欢庆时刻。从筹备嫁妆到出嫁迎娶,每一步都充满了仪式感。婚期的前天就要开始杀猪备菜了,头天早上随着大厨的到来,全村人自觉每家至少来一人帮忙,请村里有威望的人做“咨客事”,也就是整场礼宴的主持。在他的指挥下帮厨的帮厨打杂的打杂,去附近人家借桌子板凳,锅碗瓢盆;因为晚上有远道而来的亲友留宿,甚至要借被子。那时候的人也淳朴善良,谁家没个大情小事要求人的?所以都是热心慷慨的互帮互助。那种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气氛感染了人来疯似的小孩。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像过节一样开心。有好饭菜,更是有喜糖吃!
张家既是嫁女,又是儿子娶妻的喜酒一起办。两场麦子一场碾,更是喜上加喜,双喜临门。
妈妈一手一个牵着俩儿子随着大姨走进院子的时候,帮忙的村里人都盯着志军和志刚打量窃窃私语。
“听说是大的跟妈,要我说还不如要小的。”
“嗯,可不是,那么大了只怕养不家,小的没多少记忆,从小就养着感情好些。”
“就是,只怕长大了还是认亲爹。这离婚的和守寡的不一样,爹还在呢!”
“哎哟想那么多干嘛,只要他爹还拿抚养费,大的还省心些!多少亲生的说不认你就不认你,靠的住不?”
最后那话可能太扎心,一下子堵住了悠悠众口,人们笑笑,继续有条不紊的忙碌着。
进了堂屋,只见花花绿绿的嫁妆已经整整齐齐的摆满了一屋,张叔带着几人在忙着给每样家具和喜被上贴“喜”字。抬头看到妈妈和志军兄弟俩,立刻放下手上的活大步过来笑容满面的摸摸志军和志刚的头,问走饿了没有,指指里屋去找小姑要吃的。
妈妈把他们交给大姨叫带去小姑房间,然后也去帮忙做事了。志军和弟弟一进门就看到妹妹正坐在小姑的床上玩花花绿绿的糖纸。志军叫了声“妹妹”,四个月未见了,月季似乎不认识哥哥们了,愣了一下,疑惑的大眼睛在俩个哥哥身上逡巡,瞬间小脸像花朵绽放一样绽开了笑容,眼睛亮晶晶的绽放光彩,叫着“大哥哥小哥哥”,翻身下床光着脚张开胳膊就扑上来。
一位大妈正在给小姑盘头发,小姑见了月季的样子哈哈大笑,“你们再不来就不认得哥哥了哦”。志军教志刚喊“小姑姑”,志刚怕生,怯怯的看着小姑,眼睛瞟向旁边桌上那盘花花绿绿诱人的水果糖,还有花生瓜子和小饼干。小姑招招手,“过来”,叫志军给弟弟妹妹和自己口袋里装满。
月季仰着小脸看着大哥哥和小哥哥,开心的咯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