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胜利大院内。
此刻的氛围仿若被一层若有若无、仿若轻纱的阴霾悄然笼罩。
叶长征家,这个除夕过得着实有些沉闷压抑。
空气中好似弥漫着一层如烟似雾、化不开的愁绪,那愁绪丝丝缕缕地缠绕着每一个人,让人的心情也不由自主地沉重起来。
肖菊英的思绪也悠悠地飘向了远方——那个远在湖南插队的二儿子卫东,曾经在她身边总是少言寡语、仿若一个透明影子、没有多少存在感的少年。
平日里,他好像老是默默地躲在角落里,很少引起他人的注意。
可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时刻,在这阖家团圆却又缺了一角的除夕夜里,他却自然而然地从她记忆的深处浮现出来。
千里之外的二儿子,在那偏远的湖南乡下,一定过得很苦吧,吃不饱,穿不暖,说不定还时常受人欺负。
她想要帮儿子,却因为丈夫的反对而又无能为力。
而眼前的大儿子叶卫华也即将踏上征程,很快就要去当兵,奔赴另一个未知的远方,迎接未知的挑战。
等大儿子也离开以后,家里就只剩下他们三人了。
想到这儿,她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惆怅。
以前每一年过年,家里都热热闹闹的。
那欢快的场景仿佛一幅绚丽多彩、美轮美奂的画卷,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如同清脆悦耳、具有魔力的银铃,在屋子里回荡,那声音能瞬间驱散一切阴霾,让人心底变得温暖而柔软。
然而,如今,随着两个儿子的长大,他们却都要离开父母的身边,仿若离巢的鸟儿,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和未来。
那些曾经的欢乐时光,如同被岁月的汹涌洪流无情地冲走,只留下淡淡的回忆。
一大早,一家人就围坐在一起包饺子。
肖菊英一边包饺子,一边对丈夫说道:
“长征,卫东去了湖南二十多天了吧,临走时,他的身上只带了几十元钱,又写了信说那里发给他们的口粮很少。
这孩子平时很少向我们提要求的,一直都是那么懂事听话。在家里的时候,他本来就吃得多,我真担心他饿坏了。
要不然,还是想办法给他寄点钱和粮票去吧!”
肖菊英再次提出来了这件事,这已经是第三次她跟丈夫说了。
谁知,还没等叶长征开口,一旁的叶卫华就迫不及待地说道:
“妈,你们也要考虑一下我,我就要去当兵了。要是去部队时,我身上没有钱和粮票,到时候别怪我当逃兵哦!”
叶卫华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任性和撒娇。
叶长征听到这话,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起来,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
只见他抄起一条凳子,二话不说就朝着叶卫华砸了过去。
那动作迅猛而又果断,仿佛一头被激怒的雄狮在发泄着心中的愤怒。
叶卫华好像一说完这话就意识自己的话说错了,就在父亲站起身的那一刻,他也迅速站了起来。
他的反应敏捷得如同一只机灵的猴子,瞬间就察觉到了危险的来临。
因此,当那凳子砸向他之时,他已敏捷地跳开了好远。
“爸,你这是想要砸死我吗?我就说了一句话,你至于要发这么大的火吗。”
“兔崽子,你都还没有去当兵,口花花地就蹦出来了逃兵两个字,你要是敢当逃兵,老子就真敢打死你。”
叶长征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人的心灵,让人感受到他的决心是如此坚定。
他绝不允许自己的儿子有当逃兵的念头,那是一种耻辱,是他绝对不能容忍的事情。
叶卫华一边躲避,一边辩解道:
“爸,我指的是还没有去部队以前,你们要是不给我一些钱和粮票,我就不去当兵了。如果到了部队里,我是肯定不会当逃兵的。”
叶卫华这话仿佛一个倔强的孩子在为自己的权益而抗争。
可叶长征依然很愤怒:
“不管什么时候,我叶长征的字典里,就不许自己人有逃兵这两个字。你敢说出这两个字来,老子就要打你。”
叶长征说着,抄起凳子还要继续追赶叶卫华。
这时,肖菊英伸出一双沾满灰面的手,拦在了两父子之间,脸上露出焦急和无奈的神情,仿佛一位在暴风雨中努力守护着自己孩子的母亲。
“好了,好了,今天过年都不得安宁吗?卫华,赶紧给你爸爸道歉,逃兵这两个字确实不好听。
长征,你的脾气也不要这么大,这是在家里,今天又是过年的时间,就不要闹了。”
叶长征停下了脚步,但仍然一双眼睛怒瞪着儿子。
那愤怒的眼神仿佛在警告叶卫华,不要挑战他的底线。
叶卫华心里不想道歉,又想向妈妈求救,略带撒娇地喊了一声:“妈!”
这声音中充满了委屈和无奈,那模样让人看了既心疼又觉得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