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风,也叫打闹台。
其实吧,就是给观众打招呼。
戏要开始了,都麻利来看!
讲究一个“快”,要催得“急”,不拘你在干什么,哪怕正在婆娘身上耍威风呢,你也得赶快玩事儿,跑过来看戏。
人不看戏,那都不叫人。
所以技巧不多,都在一个“急”上。
沈四狗没有着急发威,一直等郝大锤耍够了威风,才拇指、食指、中指捏住鼓箭后端一寸尾部,拇指按箭在上,指与鼓箭方向,食指中指托箭在下,五指自然握拢,成标准双手持箭式,手扣双箭朝鼓皮上一压,眼看“筷子”要断,手一松,反弹得溜直的鼓箭顺势击落。
也不急,时急时缓、时轻时重。
于是,在郝大锤那乱糟糟鼓音中,突然就冲出一种脆、亮的鼓音,不紧不慢,但却每一响都在点上,异常清晰。
那奇怪女孩眼睛立时就亮了。
本抱臂仰坐的姿态立散,身体前倾,手扶前排椅背,异常的关注起来。
其实沈四狗那鼓点不止清晰,还有妙用,郝大锤首当其冲被针对,难受极了。
他那对鼓槌本就选料不精,保养又不经心,鼓也类似遭遇,声音不如沈四狗清脆、透亮也算正常,可连节奏也被压制、带动,那可就难受了。凡练过长跑过的大约都知道,节奏被带乱时的无奈与焦灼,郝大锤却还被压制了。
好比潜海,本就气儿不足了,想浮出水面喘一口,可就是压住你,刚喘半口气儿就给你塞水里,想想那感受吧。
刑讯里那贴纸一说,大约如此。
正烦闷欲吐,沈四狗节奏忽变,小鼓槌落速加快,抡得那叫一个欢实,敲得那叫一个快,如暴雨击打房瓦,又如热锅炒爆黄豆,没任何过渡似的,一对鼓槌瞬间就变成了俩喇叭筒子,纹丝不动了,板鼓发出炸膛脆响,瞬间燃爆剧场,郝大锤追呀追呀,可就追不动呀。
观众嘘声四起,堪堪就要脆败。
沈四狗却并没有就此痛打落水狗。
而是忽而又缓了节奏。
像是高手对垒,一阵疾风暴雨,晓以对手利害后,肃手示意,“你继续”。
竟让出主动权,再次给予了对方上手机会,剧场立时一片倒抽凉气声音。
打人要打个服,这娃妖精吗?
这次,知道利害的郝大锤终于收起轻视心态,开始慎重对待了,似乎知道鼓技对不上赢不了,竟立马改变策略。
鼓音一变。
“急急风”转为“慢长锤”,继而“四击头”,随之威风锣鼓上场,竟欺负沈四狗年龄小,见识少,不要脸的玩起了锣鼓经,气得胡三元破口大骂:“瓜怂!”
板鼓又名单皮、班鼓。唐时称“节鼓”,清代称“搭鼓”,文献载“搭鼓,音嚼急,为各器之领袖,击法甚不易”。
规格上有大鼓膛、中鼓膛和小鼓膛之分,鼓面大的音低,小的音高,各有不同作用。另外,不仅鼓心、鼓边发音高低有别,演奏时用点箭或满箭,发出音响也不同,还有双打、单打、闷打等技法的不同,再结合力度轻重,鼓点疏密缓急,不知能生出多少变化出来。
于是,就有了锣鼓经。
锣鼓经,是传统器乐及戏曲里面常用的打击乐记谱方法,也称为“锣经”。
鼓师需要锣鼓经熟练击打技术,准确掌握演出板眼节奏;演员需要锣鼓经掌握表演节奏,在锣鼓点的配合中完成特定身段动作,掌握唱念的速度节奏。
米兰常被人说“凉皮”,就是身段动作跟不上鼓点,总是让人感觉缺点啥。
要不,她也不会跑去招惹那个胡三元,惹胡彩香不快,喊她“米妖精”了,没办法,好敲鼓佬他能给角儿喂戏呀。
锣鼓经多是以口头背诵的锣鼓谱。
老沈头儿常拿小棍儿比划,就是在熟悉锣鼓经;胡三元时不时总想敲他两下,没鼓槌拿指头也敲,原因也一样。
沈四狗才多大?就算打娘胎里起就背锣鼓经,能背多少?能记多少?
要不胡三元咋骂郝大锤不要脸呢。
不想,郝大锤还是失算了。
威风锣鼓源自霍州、洪洞一带,相传唐王李世民大战刘武周时流传下来的威风锣鼓,特色就是“威风”,未见其形早闻其声,如雷贯耳,简直非同凡响。
可从“慢长锤”到“四击头”,沈四狗跟得上。到威风锣鼓时,郝大锤从“单刀赴会”、“三战吕布”、“四面埋伏”、“五马破曹”、“六出祁山”,一直敲到“七擒孟获”,沈四狗依然跟得上,且还不疾不徐,就如两人赛轻功,无论你跑得再快,走步再妖娆,我总飘在你的前后左右,气死个人。郝大锤汗流得哗哗的。
于是,郝大锤鼓音再转太原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