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正少年时因《三国演义》而对汉末历史萌生浓厚兴趣。
长大之后,逐渐发现其中诸多不合理,于是在兴趣的驱使下。
又对《三国志》与《后汉书》等书进行了深入研读。
可惜的是,这两部史书中都没有收录司马一家的传记。
实际上,司马一家的传记,记录在《晋书》里面。
这本书魏正并没有详细的研读。
幸好,因为很多人贬低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所以魏正曾经深入研究过。
本着“最了解你的人,永远是你的对手”这一信条,所以魏正曾阅读过司马懿的传记,作为一定的佐证。
当然也仅限于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之类的,就没有仔细研读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诸葛亮逝世后,杨仪率领大军撤退,司马懿的追击行动并非一蹴而就。
准确来说,应该是有三次。
第一次,司马懿听闻百姓说诸葛大军撤退的消息后,率领士卒展开追击。
彼时,司马懿见杨仪与姜维所率之军反转旗帜和擂鼓,因不清楚诸葛亮到底有没有死,便心生畏惧,仓皇逃窜。
如今,也正是在这种上帝视角下,魏正趁机提出伏击之计,意图抢夺敌军首级,以此分润走杨仪部分断后之功。
毕竟,杨仪虽在断后过程中发挥了实际作用,却未能斩获敌军首级,于战功评定而言,略显单薄。
司马懿的第二次追击则是在探察清楚蜀汉营垒,确定诸葛亮已死之后展开。
此次追击,他不再如首次那般畏首畏尾,而是亲率骑军与步军协同进发,径直穿过斜谷与褒斜道,一路追击至赤岸。
然而,当他抵达赤岸时,却发现杨仪的后军始终列阵严整,前行有序,无机可乘之下,只得无奈退走。
但实际上,司马懿在此处犯下了一个极为致命的错误。
若他能鼓起勇气继续追击,杨仪大军恐将陷入绝境。
只因魏延在听闻诸葛亮死讯后,不但昼夜兼程,跑到了杨仪的前面,而且还烧毁了栈道。
最后更是牢牢把守住南谷口。
如此一来,杨仪大军便被夹在了赤岸与南谷口之间那长达百余里的山谷之中。
这片区域大致位于后世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江口镇,与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河东店镇的石门栈道之间。
历史上,面对魏延的堵截与道路毁坏,杨仪为求突破困境,下令士卒全力砍伐山上的树木,用以架筑通道,且昼夜不停,丝毫不敢懈怠。
其如此疯狂,或许是担忧司马懿看穿他们当前的窘迫处境。
一旦被识破,蜀汉大军恐将面临灭顶之灾。
从这个层面来看,魏延最终被诛三族,似乎也并非全然冤枉。
倘若司马懿当时能再多些耐心,或者杨仪的行动稍有迟缓,魏延的举措极有可能导致蜀汉大军全军覆没。
也正因如此,杨仪在得到魏延的脑袋后,才会怒不可遏,以至于做出踩魏延脑袋的失态之举。
然而,杨仪在政治权谋方面的稚嫩,也在处理魏延一事上暴露无遗。
他全然未曾料到,自己如此对待魏延,一方面是僭越。
另一方面,会令众多荆州人士心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毕竟魏延身为蜀汉老臣,资历深厚,又是荆州出身。
官至征西大将军,假节,封南郑县侯,地位尊崇。
而从天子的角度来看,杨仪仅仅只是丞相府的长史。
在处理魏延之事时,甚至未曾上书向天子刘禅请示,便擅自将征西大将军魏延诛三族。
这般行径,不但刘禅不可能再用他,荆州人本身也会人心开始离散。
做了这么多错事,杨仪不但对此毫无察觉,反而自以为立下大功,甚至还率领大军返回成都。
他这般举动,不禁让人揣测其意图,你到底想做什么!
如此一来,根基本就不深的杨仪自然遭遇众叛亲离。
被夺权,遭费祎玩弄于股掌之间,也就成为了显而易见之事。
......
司马懿准备的第三次追击,就是在杨仪和魏延火并,杨仪吞并了魏延的军马之后。
不过,这次军事行动的提案,被曹魏的皇帝曹睿拒绝。
处于何种考量,魏正已经无法知晓,但此时若是司马懿趁机进军,还是真的有可能拿下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