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哼了一声,没理我,拿出了一块肉干,手指长短,便扔了下去。
张永福踢了他一脚骂道:“浪费粮食呢?败家子。”
我扶这栏杆仔细听了半天,一点回应也没有,我赶紧收回手,向桥中间走,真怕一不小心掉下去。
我们走过那座石桥,脚下的步伐不紧不慢。
空气中弥漫着那种奇香更加刺鼻,似乎在无声地提醒着我们,这个地方绝非寻常。
大约走了二百多米,前方突然出现了一个平台。平台的大小与我们之前遇见放置模型桌子的那个差不多,依旧宽敞。
但和之前不同的是,这个平台上摆放的东西让我们瞬间愣住了,一具巨大的棺材,静静地躺在那里。
我的疑惑早已在心中翻涌成了汹涌的浪潮。
心里暗道:看来,这里确实是一座古墓。但问题是,为什么这座墓的门能如此轻易地打开?难道就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
一开始小心翼翼的走了过去,仔细打量着眼前的棺材。
后来发现没什么危险,就绕着圈看,棺材长约六米,宽三米,高三米,呈现出一种超乎常规的庞大尺寸。
它的材质似乎并非木质,而更像是一种金属质感,暗沉而有光泽。
棺材四周有着精美镂空的龙形花纹,龙的身形蜿蜒盘旋,刻画得栩栩如生。
“这……这是棺材?”张永庆低声喃道,目光盯着那座棺材,显然已经被吓的说不出话来。
张满江白了他一眼道:“就你这样还想着金银珠宝呢,看见个棺材给你吓尿裤子了快。”
“大家小心点,别靠得太近。”张建国突然严肃地说,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警惕,“感觉这东西不简单,那香味好像是从这里散发出来的,如果真是棺材,怎么可能是香味?”
我们稍微的退后了几步,但感觉并没有什么意义。
“你说会不会是某种古代的皇帝或者大人物的棺材?”张永福也插话道,眼中透露出一种不确定的猜测。
“皇帝?”我轻声重复着这个词,心中莫名的一阵寒意升起,我想起老叔讲的道光皇帝的故事,真有可能是古代某位大人物修建的这里,把自己葬在了这,但会是谁呢?
“你们看……”张满江的声音突然响起,打破了沉寂,他指着棺材旁边的地面,“这上面有些东西……好像是一些文字。”
我们纷纷凑过去,定睛一看,果然刻着一些晦涩难懂的文字。那些文字的形态扭曲,笔画深刻,但根本不认识。
在商代之前,汉字还只是一种“表意符号”,并没有固定的形式。它们通过图形化的方式来表示具体的事物和概念。
直到殷商后期,这些表意符号逐渐演变成了较为规范、定型的甲骨文,这被视为“汉字”的第一种形式。甲骨文的字形较为固定,已经不再是随意的符号,而是具备了文字的雏形。
到秦始皇,推行统一文字。李斯作为丞相,整理了当时的文字,并进行了删繁就简和美化加工,最终产生了小篆,也称为秦篆。这种字体比甲骨文更为简洁规范,结构更加统一,标志着汉字进入了一个更加标准化的阶段。
到了汉朝,隶书开始盛行。隶书对小篆进行了简化,笔画流畅、结构简明,尤其是“蚕头雁尾”的笔画,使得书写更加自如、快速。
隶书的普及,使得普通百姓能够更加轻松地识别和书写,汉字逐渐从官府的专用文字,向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扩展。
从隶书开始普通人其实就能看懂个大概了。
不过这地面上刻的的这些完全看不懂,也不像篆体,那这座墓很有可能是秦朝之前的了。
我看着感觉就像是“表意符号”。
看也看不明白,我就站起身,继续围绕着棺材继续看,试图找到更多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