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乌林之地,天气晴好。
赤壁的营帐之前,士兵们正在交接粮草。
文聘举目望向天空,说道:“今年气候颇为反常,已然隆冬时节,午间气温却宛如夏日。”
孟建应道:“确然如此,今年十月,有日食出现,故而天气异常,夏日不炎热,冬日不寒冷。”
此时,士兵前来禀告,称丞相召见。
主营帐内,曹操独自坐在案几前,凝神沉思。
文聘与孟建上前施礼。
“仲业来了,坐下吧。”曹操抬起头,“这位想必便是孟建孟公威?”
孟建拱手行礼:“下官孟建,见过丞相。”
“好,好!”曹操捋着胡须大笑,“公威乃荆州名士,如今能出山效力,实乃社稷之幸事!”
两人落座后,曹操问道:“两位久居荆州,今年此地的天气是否异于往常?”
近来,曹操对当地气候状况极为担忧,但凡遇见荆州当地人,必定询问天气情况。
赤壁之地,地处云梦泽区域,地形狭窄,沼泽、缓坡与河滩密布,地面上各类水生植物繁多,尤其是芦苇丛。
当下正值隆冬时节,这些植物干燥易燃。
曹操南征北战多年,作战经验丰富,自然对敌军可能采取的火攻有所顾虑。
然而,倘若一直刮西北风,吹向孙权和刘备的军阵,那便无需担忧火攻之患。
文聘与孟建详细地禀告了今年天气异常的具体情况。
听罢,曹操沉思片刻,问道:“当下正值隆冬季节,一直吹着西北风,可有突然吹起东南风的可能?”
文聘与孟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
文聘说道:“从历年的天气状况来看,虽有这种异常情况,但确实少见。”
曹操微微颔首,说道:“公威,有一事请教,还望不吝赐教。”
孟建恭敬回应:“丞相言重了,不敢当,丞相请讲。”
“荆州名士之中,诸葛亮被誉为卧龙,你与徐庶、石韬、崔钧并称‘诸葛四友’。请问,徐庶此人如何?”
孟建深知曹操用意,定是有招揽徐庶之心,于是面色一正,说道:“徐庶,字元直,谋略过人,擅长内政,确为不可多得之人才。”
“此人与诸葛亮相比如何?”
“元直与孔明相比,内政水平不相上下,谋略方面稍逊一筹。”
曹操微微点头:“当日在许都,讨论刘备帐下谋士之时,荀彧称徐庶之才数倍乃至数十倍于他,我自然不信。如今看来,此人确有才华。”
说罢,他从案几上拿起一封信函,递给孟建,说道:“此乃我写给徐庶之信件,烦请公威过目。”
孟建接过信函,仔细阅读一遍,说道:“丞相求贤若渴之心,在信中表露无遗,相信元直定会怦然心动。”
稍作停顿,他接着说道:“我愿修书一封,说明他母亲安好,正盼望母子相聚。”
曹操大喜。
孟建略作思索,提起毛笔,飞速写就一封信,递给曹操。
曹操阅读之后,笑道:“公威之书信,情真意切,元直阅后,必会前来投靠。我先为公威记上一功!”
孟建连连谦让。
半个时辰后。
曹操满意地说道:“仲业精通军务,公威熟悉政务,皆是国家栋梁之才。仲业率领本部三千兵马,先在乌林休整,待打过江东,便可大显身手。公威,你先赶回宛城,南阳地区的安定,就拜托你了。”
孟建迟疑了片刻,但未言语,便告退离去。
望着孟建离去的背影,曹操疑惑道:“公威临走之前,欲言又止,所为何事?”
文聘道:“丞相让他赶回宛城,但他欲前往华容,稍作停留十数日,故而迟疑。”
曹操惊异道:“为何要去华容稍作停留?”
文聘本不想提及那叶东危言耸听之语,他始终觉得那不过是无稽之谈,一个孩童的信口胡言,根本不值一提。
但曹操既然问到,又不能不说,于是便将那天的情况讲述了一遍。
曹操听罢,面色立刻凝重起来,起身站在地图前,仔细察看。
良久,他方才坐下,说道:“仲业,那人只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孩童?还是贾诩的未来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