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书剑遍天涯,两岁秋风喜在家。烂醉日倾无算酒,高眠时听属私蛙。摘自陆游《秋思·一生书剑遍天涯》
顾宪成本身也是云凌霄非常钦佩之人。他曾经钻研了其很多著作、理论,并且深受影响。
顾宪成,一代名士,无锡人,字叔时,号泾阳,万历年间进士,曾任吏部文选司郎中。
顾宪成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还是一位勇于担当的政治家。在朝廷中,他敢于直言讽议朝政,不畏权贵,因此赢得了朝野的广泛赞誉。他与东林书院的其他学者一起,形成了影响一时的“东林党”,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强盛。
然而,他的不畏权贵也使他成为了许多人的眼中钉。万历二十二年,他因直言进谏而被革职还乡。
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讲学活动中,继续为国效力。
顾宪成在学术上致力于调和朱子学与阳明学,认为两者各有千秋,应取长补短。
他强调“先天良知与后天功夫并重”,认为良知虽非现成,但可通过后天努力而实现。
他也指出阳明学在开发人心方面有显著贡献,但收束不足,易导致放纵;而朱子学则精实严谨,但过于拘泥。因此,他主张将两者结合,以实现学问的全面发展。
对阳明提出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的观点也有深入的思考。
他认为,心之体本无所谓善恶,但意之动则有善恶之分。这一观点既体现了他对阳明学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他对人性善恶问题的独到见解。
他强调提出学以致用的实学思想,认为学者不仅应深入探究学问的奥秘,还应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学问与实践相结合。
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革职返乡后,他积极参与讲学活动,并与东林书院紧密相关,成为东林党的重要人物之一。与赵南星、周顺昌号为“三君”,有《顾端文遗书》《小心斋札记》等著作传世。
顾宪成在家乡,与弟弟顾允成一起修复了东林书院,并在此地讲学授徒,传播学问,议论时政,集聚了大批文人学士,使得自己的学术思想得以传播,政治理想得以实践。
顾宪成在政治上秉持“仁者爱民”的民本思想,他关心民生疾苦,主张以民为本,反对权贵对民众的剥削和压迫。这一思想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他的努力下,东林书院逐渐成为江南地区学术思想传播的重要中心,顾宪成也因此成为东林学派的领袖。他与东林书院的同仁们一起制定了《东林会约》,规定了讲学的规则和时间安排,为讲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顾宪成虽然在野,影响极大,是坚决拥立太子朱常洛的人。
明神宗虽偏爱三皇子朱常洵,也有顾忌,魏忠贤起初见郑贵妃母子得宠,因此互相利用,借郑贵妃之力夺取东厂。
后来一看内外形势,对郑贵妃不利,于是又投归太子朱常洛,更增加了太子朱常洛一方的优势。
因此太子朱常洛才意满自得的对云凌霄说出那一番话。
云凌霄听了这一番话,悚然有感,心想:三皇子虽然不肖,但兄弟骨肉之间总不必如此猜疑忌妒、相互攻讦。
太子朱常洛把想谋叛的弟弟捉了,本是应该,但这样幸灾乐祸,却非仁君的风度,不觉想起了“左传”里“郑伯克段于鄢”那段文章。
那里记载的郑国两个皇子,也像今日的太子朱常洛与三皇子朱常洵一样,为了争位,哥哥把弟弟捉了。
那个弟弟“共叔段”比今日的三皇子朱常洵还要胡作非为,而郑庄公则要比太子朱常洛宽厚。但“左传”还是讥讽郑伯以机谋施于骨肉。
云凌霄暗暗心寒,又想起古继勇为太子朱常洛而死,而太子朱常洛听到死讯,却一点也不伤心,也没有前去哀悼,不觉把投靠的意思又消去一多半,更是把入朝为官的念头就此彻底打消了。
太子朱常洛不知转瞬间云凌霄产生了诸多想法,见他悠然若有所思,举杯笑道:“今日轻松些,你且看我门下卫士的轻功妙技!”
云凌霄举头观看,只见庭院中四个汉子,肩头上各顶着一枝长长的竹竿。
每根竹竿上攀一个劲装少年,左手握竿,右手执剑,四名彪形大汉肩头顶竹竿绕场疾走,竹竿上的劲装少年作出种种姿势,或作“倒挂珠帘”,或作“平伸雁翅”,或以足钩竿,或以指定竿,姿势十分美妙。
云凌霄常在天桥看耍杂技,杂技中虽也有这样节目,但攀附着竹竿演技的人,却远没有这么灵活。若非身怀武功,也绝对做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