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到是没丢掉。
不过现在被调去后勤一线。
成了一名,负责旱厕清理打扫的一线校工。
他要感谢如今社会,所有工作岗位,都属于国家提供,没有黑心资本家,可以轻易开除一名职工,一脚将他彻底踢出燕大校园。
秦省。
《延河》杂志社的一群老编,在办公室里激烈争论着。
他们争论的话题,赫然正是《高考1977》这篇小说。
只是,和外界读者们动辄分成针锋相对、观点相冲的两极分化式大讨论所不同。
他们在争论的焦点,是小说中所描绘的故事发生地,究竟是不是就在秦省境内的某家林场里。
以及,写出这篇小说的作者,到底是已经返城的知青群体,或者还是西北本地人。
至于为什么要争论这些。
原因再简单不过。
像这样的一篇好文章,尤其还是描绘发生在西北大地的故事,作者居然没有选择优先投稿给《延河》杂志社,没有优先想到自家这雄居大西北的‘地头蛇’。
这可不是什么好苗头啊!
“叫我说,大家其实也没必要太过于敏感了,要是作者是名回到京城的知青,人家以下乡插队期间身边发生过的事情为基调,写出这样一篇好故事,就近投稿给京城的同行,何况还能被《人民文学》给看上,这很正常呀!”
“没错,要让我,我也这么选!”
“愚蠢,你们俩脑子得是进了水,还没看明白其中蹊跷吗?”
主编王皮祥喝骂了一声,跟着又分析道:
“这篇小说,原本多半是投稿给了《燕京文艺》,后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变故,明显又是《燕京文艺》的同行,将小说推荐给了《人民文学》去发表,这里面明显有别的事儿。”
“否则,没可能会发生两家杂志同期内容里面,一家刊印了小说正文,一家刊印了小说分析评论,这摆明提前商量好要这么干的事儿。”
“另外还有一情况,你们不觉着《全民日报》上面这篇相关新闻报道,来得更加蹊跷吗?
“《高考1977》这篇小说写的的确很精彩,但还远没达到能让《全民日报》记者闻风而动的地步。”
“要我说,京城文学圈子里,指不定是发生了什么惊天变故,《高考1977》这篇小说的风格,可是和近些年大为流行的伤痕风完全相勃,十一月份在京城将要召开的文代会,还不知道又会有什么重大政策动向。”
“你们也别跟我扯什么高级反讽,丧事喜办这些牵强附会说辞,小说故事本事结构已经非常完整,李轻泉的评论文章,内容太过刻意化,没多少信服力。”
“身为文化战线上的一员,大家看事情,还是需要神经线再敏感一些呀!”
老编们表情都严肃了起来。
这些年,伤痕风的文学作品简直泛滥成灾。
像《高考1977》这样风格轻快,内容积极向上,令人阅后精神格外愉悦放松的小说作品。
说真的,简直就是伤痕风大行其道形势下的一个异类。
这样的一篇‘异类’文章,如今又是被燕大这等第一学府的学生们大加推崇,甚至小说刚发表,就组织起了千人级别的读书研讨会活动,期间像《全民日报》都派出了记者做相关新闻报道。
如此仔细揣摩一番。
貌似还真是王主编分析的那样。
上面即将要有重大政策动向调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