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薄薄的窗帘洒进房间,斑驳的光影洒在书桌上,堆积的资料和零散的草稿显示出主人的夜晚并不安稳。顾晓笙醒来时,头枕在手臂上,身旁的笔记本电脑还亮着,屏幕上的表格已经填得密密麻麻。
她按了按太阳穴,感到一阵酸痛。昨晚她花了整整一夜梳理供应链的资料,终于列出了几套初步的合作计划。这不是最完美的方案,但已经足够细致。
“时间不等人。”她低声自语,快速洗漱后便将整理好的文件装入包中,直奔苏氏集团。
苏氏集团的大楼下,竞标者们陆续抵达。今天是第三轮竞标的提交日,所有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评审做最后的调整。
“她来了。”有人注意到顾晓笙的身影,低声说道。
在电梯间内,几个设计师对视一眼,其中一人冷笑着开口:“这次可不是单靠方案就能过关的。供应链搭建需要真实的资源投入,我倒要看看,她这个‘单打独斗’的独立设计师,能做出什么来。”
“她要是真能搞定供应链,怕不是早就在业内出名了,还用得着来抢这种单子?”
他们的声音不高,但顾晓笙站在角落,听得清清楚楚。她没有回头,只是垂下眼帘,捏了捏手中的文件夹。
“狗吠终究无法决定结果,唯有事实能证明自己。”
会议室内,每位入围设计师将自己的供应链模型一一展示。与前几轮不同,今天的评审不仅仅由陆瑾川和几位高层负责,还增加了两位特别评委——业内知名的生产专家,以及一位以严苛闻名的成本分析师。
轮到顾晓笙时,她走上台,投影屏幕上,她的供应链模型被完整地呈现出来。
“这是我的供应链搭建方案。”她开口,语气冷静,“基础款的生产合作方,我选择了位于星海市的昊辰灯具厂。这家厂的优势在于高效的组装线,能够在短期内完成大批量的生产需求。”
屏幕切换到一张合作厂房的照片,标注了工厂的位置和产能数据。
“高端款的生产,我选择了希锐设计工作坊。他们的工艺以手工定制见长,适合处理限量款的灯罩材质加工。”
她的讲解条理清晰,逻辑紧密,每一项资源的选择都与“流光”系列的特性紧密结合。
“成本上,通过优化物流和缩短中间流程,基础款的单套价格可控制在260元以内,高端款则保持在合理的利润区间,满足市场需求。”
她抬头看向台下,目光坦然:“这是我目前的完整模型,虽然规模有限,但可以快速落地。”
“昊辰灯具厂的组装线确实高效,但他们的设备更新速度较慢,如果遇到复杂的光影调节设计,会不会影响批量生产?”供应链总监周琳第一个开口提问,语气中带着试探。
“确实如此。”
顾晓笙点头,回答得不疾不徐,“所以在合作时,我会引入模块化生产,将光影调节组件独立于灯罩的组装,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复杂工序对效率的影响。”
“模块化生产的初期投入并不小,这部分成本由谁来承担?”周琳继续追问。
“苏氏集团如果愿意合作,我可以将这一模块设计授权给昊辰厂,授权费用由项目利润分摊。”顾晓笙答道。
“希锐设计工作坊的手工定制能力虽强,但交付速度却是短板。你如何保证限量款不会拖延整体销售节奏?”这次发问的是成本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