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合等人陷入苦战,且战且退,好在预设伏兵及时杀出,这才勉强稳住阵脚,带着部分抢夺的粮草撤离。
袁谭首战虽未大获全胜,却也挫了曹操锐气,令其不敢小觑。曹操回营后,严查南线防御疏漏,严惩失职将领,军营内一片肃杀之气。荀彧趁机进言:“主公,袁谭狡诈,如今他知晓咱们粮草重要,往后必还会再袭。当务之急,需分散屯粮,多建隐秘仓储之地,以防万一。再者,可与关西诸将修好,许以重金,邀他们在袁谭后方滋事,牵制其兵力。”曹操深以为然,一一照办。
此时,天下局势愈发混沌。袁绍旧部见袁谭势力渐起,内部起了分化。
一部分念及袁氏宗族情谊,欲投奔袁谭;另一部分却忌惮袁谭手段强硬,担心日后不受重用,摇摆不定。
袁谭听闻,派逢纪前往招抚,逢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恩威并施,成功拉拢大半旧部回归,袁谭军力得以进一步扩充。
但麻烦接踵而至,匈奴、鲜卑残部经休养生息,再度集结犯境,烧杀劫掠北方边境城镇。
袁谭接报,决意二次亲征。大军北行,逢纪建议:“主公,此番出征,不可单纯驱赶,当效仿前朝,设都护府,移民实边,驻兵屯田,从根本上震慑这些蛮夷,让其不敢轻易南窥。”
袁谭采纳此策,一路北上,以雷霆手段击败匈奴、鲜卑联军,而后依计设立都护府,迁徙内地百姓前往垦荒定居,派得力将领镇守,边境局势渐稳。
而在长安,王允余党虽除,可献帝心思愈发难测。他暗中与一些远在郡县的汉室宗亲书信往来,似在谋划重掌大权。
袁谭回朝后,敏锐察觉异样,却未声张,只命审配加强宫廷守卫,监视献帝一举一动。
一日,献帝突然宣袁谭入宫议事。袁谭入宫,见献帝身后隐有陌生侍卫身影,心知不妙。
献帝强装镇定道:“袁公,朕听闻边境战事频仍,百姓苦不堪言。朕欲下旨,命各方罢兵,重归太平,不知袁公意下如何?”
袁谭冷笑:“陛下,如今天下大乱,诸侯割据,非臣一人能止战。若此刻罢兵,乃是纵虎归山,其他野心之辈定会趁机吞并无辜,汉室危矣!陛下莫要轻信小人谗言。”说罢,目光如炬,直视献帝身后,那些侍卫竟不自觉低下头去。
袁谭出宫后,加快布局。一方面削弱献帝身边可疑之人力量,将宫廷侍卫换血。
另一方面,令各地亲信将领加速整军备战,以防不测。同时,他广纳贤才,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才学、懂谋略、擅兵事,皆收入麾下,麾下谋士如雨、猛将如云,势力愈发鼎盛。
值此风云变幻之际,南方荆州刘表因连年战祸,体弱染病,荆州局势动荡。刘表两子刘琦、刘琮为争继承权明争暗斗,麾下将领也各有站队。
袁谭得知,意识到这是南下拓展版图的绝佳契机。他修书一封致刘琦,言明愿助其上位,保荆州安稳,条件是日后荆州需与长安共进退,为汉室复兴出力。刘琦得信,犹豫再三,终因忌惮袁谭势力,婉拒了邀请。
袁谭并未气馁,转而拉拢刘琮一派。刘琮年少懦弱,其母蔡氏一族在荆州权重,见袁谭势大,竟私下应允合作,欲借袁谭之力铲除刘琦。
袁谭得讯,当即命张合率一支先锋军,乔装改扮奔赴荆州,伺机而动,只待荆州内乱起,便一举拿下这兵家必争之地,届时长江中游在手,对江东、中原都可形成致命威慑,天下格局或将因之扭转……
风云变幻无穷尽,权谋烽火燃未休。袁谭在这乱世棋局中,步步为营,每一步落子都裹挟着壮志雄心与生死较量。
未来之路迷雾重重,却挡不住他逐鹿天下、重铸山河的滚烫决心,而新的战鼓已然在远方隐隐擂动,催促着他奔赴下一场未知的鏖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