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有些不好意思,"黎小芸双手捧着碗,语气温和,"小时候我就觉得老师很体面。等我自己上了学,才明白教书育人这份工作的意义。我也给学生们上过课,每次看到学生学会了新东西时那种眼睛发亮的样子,我就特别有成就感。"
王景云点点头:"有想法,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挺好的。那你知道《论语》中关于教育的观点吗?"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先生是说这个吗?"
"继续说说。"王景云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这句话说的是为师之道。如果学生没有强烈求知的念头,就不要启发他;如果学生没有疑惑,就不要给他解答。"
黎小芸顿了顿,"但我觉得,这太难了。当然也是努力方向。所以为人师,重在激发孩子们求知的念头。"
"说得好,"王景云放下筷子,"既然你提到激发孩子们求知的念头,那说说看,你觉得该怎么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
黎小芸略作思考:"我觉得得从生活入手。比如教算术,不能光是背九九乘法表,还得让孩子明白这些数字在生活中怎么用。"
"像分粮食时要算多少斤,大概是多大体积。换成同等质量的铁,又是多大体积?这些都是活生生的算术题。孩子们一学就懂,因为这就是他们身边的事。"
王景云眼中的兴趣更浓:"那语文呢?"
"语文更要贴近生活。"
黎小芸说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眼睛亮了起来,"我在城里上学时,最喜欢老师教我们读《朱子家训》。"
"比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话现在想来,不正是教导我们要珍惜粮食,节约布料吗?"
"不错。"王景云轻轻点头:"那你知道《礼记》中"教学相长"的道理吗?"
"知道一些。"黎小芸谦逊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我理解,这是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作为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自己也要在教学中不断学习、提高。"
……
随着两人探讨,众人不知不觉放下了碗筷,专心听了起来。
"姑娘,你很好。能有这份理解,实属难得。知识储备量是可以通过阅读增加的,这不是最重要的。"
"当老师,重要的是一个人对教育的理解和态度。你有这份育人的心,这才是最难得的。这也是我见过不少读过大学的人都不具备的品质。
随着一番交流过后,王景云频频点头,又问,"你知道现在农村的教师情况吗?"
"大多是民办教师,"黎小芸答道,"他们都很努力,但能力和我一样,确实还有不足。我听说公办教师大多在中心小学,要求很高。"
"你倒是了解。"王景云认真打量着黎小芸,"你不必太自谦,我觉得你够得上公办教师的水平。对了,我回城可以帮你推荐。当然,得通过考核才行。"
"真的吗?"黎小芸眼前一亮,但很快又冷静下来,"王叔,您不用因为我和向阳的关系为难……"
"不是走关系,"王景云正色道,"是你确实有这个能力。回头我把考核要求告诉你,你好好准备。现在农村正是缺你这样态度的老师。"
李向阳在一旁听得又惊又喜。
他知道王景云的分量。
既然他这么说,就说明黎小芸真的有这个水平。
送走王景云父女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王景云临走前拍了拍李向阳的肩膀:"好好对小芸,你,眼光不错,找了个好媳妇。"
李向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待人走远,黎小芸帮着收拾碗筷,忽然问道:"向阳,你是怎么认识王叔的?看他气质不凡,不像是普通人。"
"这事说来也是巧。"李向阳将擦干的碗放回柜子里,"那天我去县城,在收皮坊遇到他。他女儿生病了,找老周借钱买药,我就...后来..."
"哇,十块,你说借就借?"
黎小芸停下手中的活计,看着李向阳。
"嗯,当时就觉得他不是普通人。"李向阳笑道,"没想到还真让我猜对了。"
"哪是猜对不对的问题,"黎小芸望着李向阳的侧脸,眼中带着温柔,"是你心善。换了别人,看到陌生人借钱,哪会多管闲事?"
李向阳被她这么一说,有些不好意思:"这不是举手之劳嘛。"
"就是因为你这样,我才......"黎小芸话说到一半,突然脸红了,转身继续收拾起来。
李母在一旁看着两个年轻人,笑得合不拢嘴。
她觉得,今天真是个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