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这一番参观下来,诸位爱卿,你们都觉得咱们的这座新城如何啊?不妨各抒己见一下。”大王再次开口问道。
“回禀大王,臣认为此城无论是从规模、设施还是安全性等方面来看,都已经具备了作为新都城的条件,可以考虑将其定为我们华夏朝的新都。”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道。
“不错,本王也是这么想的。”大王微微点头,表示认同这位大臣的看法。
接着,大王看向自己的儿子陈胜:“胜儿,你觉得呢?”
陈胜起身拱手行礼后,说道:“父亲,儿臣也认为建设的各方面都非常好,完全可以满足搬迁新城的条件了。”
“王子说得对!”其他官员纷纷附和道。
“嗯。”大王满意地点头。
“是的,确实如此。”另一位官员表示赞同。
一时间,众人纷纷发表意见,对新城的建设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大王认真倾听着每一个人的发言,不时点头表示认可。
“大王,目前来看的确如王子所说,各项要求建设的宫殿、房屋、配套设施都已经完成,今天考察下来,也的确达到了搬过去就能住的地步,而且大王早点搬进皇宫,一方面方便行政,另一方面也才能符合一国之君的身份地位。”,陈林之劝谏道。
“是的,大王,您作为一国之君,只有新皇宫才能配得上您的身份地位,微臣也赞成陈司长的劝谏。”杨元广父亲说道。
“我等复议”,其他大臣也赞成道。
“哈哈哈哈哈!你们说得有道理,既然如此,那本王就决定搬进去吧!”国王大笑起来。
“太好了,大王英明!”大臣们纷纷表示赞同。
“不过,我们还需要一些时间来准备搬家事宜。”大王沉思片刻后说。
“当然,大王。这是一件大事,我们会全力以赴做好准备工作,确保一切顺利进行。”陈林之恭敬地回答道。
“哈哈哈哈,好,既然大家都这样认为,那咱们就定个良辰吉日,搬到新城去”,大王高兴地大笑起来,声音震耳欲聋。大王的话音刚落,他的目光就像一支箭一样直直地射向了刘秀才,而其他大臣们也纷纷效仿,将目光全部集中到了刘秀才的身上。面对众人的注视,刘秀才不慌不忙地开口道:“大王稍等!”只见他从容地从怀中掏出一本略显破旧的小册子,显然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大王见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大声夸赞道:“哈哈哈哈,刘秀才深得本王心啊,考虑得就是周到。”听到大王的赞扬,刘秀才谦逊地回答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担君之忧。这都是微臣应该做的,请大王稍等片刻。”说完,刘秀才立刻翻开手中的小册子,神情专注地翻阅起来。他的手指不停地在页面上跳动,仿佛在弹奏一曲美妙的旋律;同时,他的嘴巴也没有闲着,口中念念有词,似乎在与上天交流。看到这一幕,众人不禁想起了街头那些算命先生,只差一把铜钱或者牛角往地上一丢,就能算出个所以然来。
众人都在安静的耐心等着,半个时辰过去,此时天已经快黑了,沙船内已经挂起了几盏油灯,周围显得很安静,只有沙船行驶在河面上船桨滑动水面拍打的声音,偶尔也能听见几只野鸟的啼叫,平时忙碌的热火朝天的河面,也恢复了平时的宁静。
此刻船舱里气氛有些凝重,大家都在静静地等待着结果。刘秀才坐在桌前,神情专注地翻阅着那本破旧的小册子,时而皱眉苦思,时而低头写写画画。他的手指不停地翻动着书页,仿佛在寻找着什么重要的线索。过了许久,刘秀才突然停下手中的动作,抬起头来,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之色。
“大王,微臣推算出来了!”刘秀才激动地说道,“良辰吉日就在下月初八,巳时期间都很好,届时大王只要登坐宝座即可!”他的声音打破了船舱里的寂静,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大王听了刘秀才的话,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站起身来,走到刘秀才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赞赏和感谢。然后,大王转身对其他大臣们说:“诸位爱卿,你们觉得如何?”
大臣们纷纷表示赞同,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日子,可以举行登基大典。他们认为这个日子不仅吉利,而且还能展现出大王的威严和权威。
刘秀才见大王如此高兴,也笑逐颜开。他小心翼翼地将那本小册子包裹好,放进自己的衣兜里放好。这本小册子可是他的宝贝,里面记载了许多珍贵的天文历法知识,也是他能够算出良辰吉日的关键。现在,他终于完成了任务,心中充满了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