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里话外,永乐还有挽留的意思。但年近八旬的人,当差就要有责,马高镫低的事实在难免,戴原礼去心已定,垂下头,谦恭道:“一些传闻,也是越传越虚了。救人本就是医生的职责,大家都一样。这些年,宫里宫外走动,皇上抬举,浪得一些虚名,实不足谓。臣之乞骸还有一因,老恩师丹溪先生将毕生所学皆授于臣,医理高深,大见于用,失传于世太可惜。这些年因医务匆忙,略加整理,初成《证治要诀》《证治类元》《类正用药》 草稿,却没有工夫细心雕琢。另外,臣还想为丹溪先生之《金匮钩玄》做一些注释和订正, 风烛残年之人再耗费不起了。”
戴原礼偷觑,料是修书的事打动了皇上,遂继续道,“若得几书付梓,颁行天下,多救黎庶于病榻之中,上可答皇上多年眷顾之恩,下可复吾师拳拳教诲之情。”
“千钧重任,朕复何言?你是知道的,朕也爱书,也在修书,不忍千古之孤本散逸失 传,故修大类书将千载文字传之后世,既为着检索方便,也为着保存先代之书,你与朕有 着同工异曲之妙。可遂了你的愿,看着你走,朕的心里还是不大舒服!”
戴原礼终于用修书的理由打动了永乐,情趣相投,君臣默契,说走,他的心中也酸酸 的,颤微微站起,要给皇上行礼谢恩,永乐忙摆手阻止,心思飞转,已换了话题,“爱卿荣归后,这太医院由谁掌管最好,朕要听听你的意见。”
戴原礼虽然年老,但心智却十分清晰,皇上即位几年了,不要说这些个御医,就是天下官吏之臧贤优劣都在他心里了,还要自己说吗?他猜测着皇帝的心思,莫不是要推燕府旧人,皇上不好开口?其医技虽一般,但对皇上的忠诚却不容置疑。
陆续由燕府调任太医院的几个医生一个个浮在眼前,高矮胖瘦都不打紧,只是这人品 让人轻易摸不透。戴原礼谦恭一笑,试探道:“皇上好眼力,臣等望尘莫及。陈克恭、王 彬、袁宝都是良医,医技也不错,宜加任用。”说得很勉强。
永乐见他如是说,略感不爽,但也不介意,言道:“此三人朕也看好呢!就依爱卿所言。卿归乡之后,朕欲任太医院判韩公茂为院使,陈克恭等三人为院判,卿以为如何?”
戴原礼攒攒眉,略一思索,皇上看人,真是入木三分,自己那点小心思早被他识破了, 用太医院老院判韩公茂为院使,顺理而成章,陈、王、袁三人为院判,又重了北人,正所谓南北、新旧融合,无懈可击。按常规,他也想推韩公茂,这个人是院判不说,且医技精 湛,为人也温纯谨慎,堪称院使第一人选,只是想迎合皇上,又不大情愿,才说了三个人。
永乐明知故问的步步进逼,让戴原礼略觉尴尬,谁让他要曲意逢迎呢!皇上做出的正确抉择,又不得不让他从心里佩服:“皇上高屋建瓴如日如月,非臣等星火所能企及,用他为掌院,臣无异议。”说罢拱手。
永乐怅然。 连八十岁就要归乡的老臣都要千方百计迎合皇上,听一句臣下的真话实在是太难了,他不想责怨老人,所以,这种心绪也就一带而过了。
永乐捋了捋长髥:“卿半生为皇家效力,于朝廷、于我朱家都有大恩。让郑赐在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