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天一亮,阿三就起床了。很自然的、先与继康大炮通了电话,两人商定:还是吃过昼饭后再开船去渔场。现时的季节,鱼群集中的很少见。所以,现在的捕鱼法,讲究的是积少成多,打持久战。一次出海,准备一个星期的备用物资,是必须的。
好吧,有一个上午的时间了,可以试练一下分解移离-即取即用-优化重组-分解回移的这么一套法术了--看看能不能把一块瓷片--最终恢复成一件瓷器出来…
先回想一下:
操作的细节应该是--
第一步:必须是先要开启蓝库、红库和黑库的。
第二步:还要先开启外搜--回录程序,建立移离操作的记忆信息。
第三步:开启分解缠移操作。显然,所要面对的目标物--大多数--都已经是个碎片了,因此,只能是选择按元素的分解移离和分解回移的组合操作,是比较合适的。
其中,按元素分解离移的操作,开启口诀应该仍然是:
启动元素分离!
当然,有几个条件,心须先对照一下:
1、被分离的目标物--它的重量、体积:只是一个碎瓷片、其原始瓷器--应该也不会是个庞然大物,至少--不会比我的身体重、比我的身体的体积还要大吧,就算是在无加连状态下,我的极限的可分解部件的最大重量也是本主-也就我本身体重的40倍,极限的可分解部件的最大体积是我本身体积的50倍…所以,在这一点上是绝不会超标的、可以肯定。
咱的体重--至少也有60多公斤吧,有谁见过重量达到2400公斤的瓷器?古代青铜鼎--有2400公斤重的也不多见吧…
至于体积…哎--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来计算--才能计算出咱身体的体积来…要不来一个笨办法…泡在浴缸里、水漫盖全身时--记住水位,走出浴缸时,再记个水位--由此算出两个水位差所占有的水体体积--这个水体体积--不就是大约等于咱身体的体积了吗?嗯--有空闲了时可以试算一下。当然,这是题外话,咱言归正传…不管怎么说--像咱这种个体的、50个加起来的、该有多大的体积了?见过有这么大的瓷器的吗?根本不可能。
2、按元素分解移离--其各元素可分解移离的极限距离--也应该为0.001~10米,预计-一个碎瓷片--其原始物--瓷器,大概占地位置有个30~50公分的直径或见方的样子,也就最多啦…移离个1米的距离就应该可以啦…
3、可分解移离的元素的种类…极限是100种,一个瓷器,应该不会超过是由有100个元素而组合成的吧,不过,细分起来时、也说不定的。没关系,只要在分解回移时组合使用上置换程序、就可以啦:有同性类元素的就用,没同性类元素的就换--这不就解决问题了?
4、各元素排放的间隔距离:最低限度是0.5米,这个可能是太富余了,但也只好选这档距离了。
5、排列顺序的形式:最好的是沿螺旋形顺时针方向排列--这样就不会重叠、可无限的展开排放。
因此,以整个指令的标准框架--来填空,就是:
启动元素分移--各元素分移距离4-1米、分移元素种类6-100种、分移元素顺序排列:5-螺旋形顺时针排列、各元素排列间隔距离1-0.5米、完成时限6-不限时完成、开始时间:3-3秒钟后启动--启动!
谁知道完成一个碎瓷片的元素分解移离,需要多少时间?选择不限时完成--应该是对的。做这种事,又不是十万火急的,3秒钟后启动,也完全是可以的。
所以,整合这个指令后,就可简洁为:
启动分解移离----启动!
嘿嘿--这个指令--就好记多啦--使用方便…
再接下去,是:
第四步:开启元素分解缠移的逆向操作。
启动的口诀应该仍然是:启动元素回移!
逆向操作的条件--是有很大变化的,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增设一个开启条件:依据外搜--回录的记忆信息→启动元素回移。再就是在四个选项中选择一项或二项:H1、H2、HY-0、HY-h--作为总条件,再增设一个缠取规则选项--JJ、JE、JC--三选一--作为辅助条件--这个辅助条件是作为优化组合的指南的,最后就是确定执行时间→启动!
所以,分解回移的指令--其标准框架应该是:
依据外搜--回录的记忆信息→启动元素回移、H1-依据拆分残片或残块时的记忆信息,回移元素--恢复到未残损前的原始形状、HY-h:依据外搜--回录的记忆信息、对有缺陷或损坏的部位或元素进行优化、并重新组合,且用可以缠取到的更优质的元素置换受损处或有缺陷处的元素空缺--进行重新组合,并使用即取即放的缠取法则-JE--即-组合叠放的使用方法-以即时缠取的目标元素或组合物--即时叠入定点叠放的目标点、或叠入定面叠放的目标面、6-不限完成时间、3-3秒钟后启动→启动!
整个指令的简化模式就是:
依据外搜--回录的记忆信息→启动元素回移、H1、HY-h、JE、63→启动!
哦--对了--还有个重要的细节:不管是分解移离、还是分解回移…都必须要保持是在加连状态中的…在加连状态中分解缠移--效力高、耗能少,而且在分解回移时、不用考虑距离的设置--外搜--回录记忆信息中都已有记忆的。
嗯--基本上就是这么四个部分的细节。
对了,还应该查看一下有关瓷器的常识,不能拿了一块碎瓷片--都不知道可能是来自什么种类的瓷器上的--就开启分解缠移操作了--这是很…很可能会闹笑话的--会劳而无功的、所费不值的。
嗯--说干就干!阿三又到三楼,进了电脑房。这次打开电脑、搜索的就是--瓷器!
相关的信息立刻被搜出来了…阿三细看了起来:
瓷器,有着古老的历史,种类繁多…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类--嗯,那当然。阿三默认这种提法。
瓷器的分类主要有:
一、按器型分类→主要有:碗、杯、盘、壶、炉、盒、罐、盆、瓶、匜、枕、洗、尊等。
它娘的,这匜、还有洗--是啥玩意?怎么没听说过?是咱太孤陋寡闻了?阿三在心里吐槽着。
嗯--还有呢:每一类器型的瓷器还有许多小分类,如碗类中就还有-宫碗、净水碗、孔明碗、斗笠碗、折腰碗等;杯类中就还有:压手杯、鸡缸杯、爵杯、高足杯…等。
嗯--有这么多小类的玩意--万一我用碎瓷片恢复出一个这样的小玩意来,就有趣了。阿三边看边想。
二、按工艺分类→主要有:青瓷、白瓷、青花瓷、等等。
青瓷:表面有青色釉,釉色温润如玉,造型古朴多姿。
白瓷:是无釉或带有微细釉层的瓷器,通常呈现出洁白、光亮的外观。
青花瓷:是一种釉下绘有青色花纹饰的瓷器,以蓝色为主色调。
哎--咱屋后园墙脚边的碎瓷片里,就有许多有蓝色花纹的…会不会就是青花瓷的碎片呀--阿三在对号入座。
另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工艺瓷:如秘色瓷、青白瓷、卵白釉瓷、甜白瓷、祭红瓷、绞胎瓷、玲珑瓷、等等…
不愧为瓷器古国,工艺瓷居然有这么多…阿三深有感触。
三、按年代或朝代分类…
这个是自然的,按年代分类、便捷呀…不过在阿三看来,在按年代或朝代的分类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宋代瓷器!
不为别的,就为在宋代,曾有个当朝的皇帝--逃难、来过咱的东海边、还在海岛上避过一段时间的难、这个事--阿三曾在以前玩电脑时无意的搜看过、有点印象的。
说不定--咱家屋后园墙边的那些碎瓷片--也是那个逃难皇帝带过来的东西里的碎片呢…
看资料可知:宋朝的瓷器确实很有名气。当然,是官窑的瓷器,比较出名。官窑么--是专为皇宫烧制瓷器的,有名气,不稀奇。
所谓的宋朝瓷器风格--表述起来是这样的:规整对称,宫廷气势,高雅大气,一丝不苟。且制胎的粘土含铁量极高,手感沉重,胎土呈深黑褐色,被后世称为--紫口铁足…这就是说:宋官窖瓷器--是很有份量的。这个可是个明显的特征。
宋瓷--其釉面的特色是:沉重幽亮,釉厚如堆脂,温润如玉。釉光下沉而不刺眼,纹理布局规则有致,造型庄重大方。这一点说得有点玄,不好把握,阿三摇了摇头。
当然,官窖瓷器是专供皇家使用的,在器型、纹饰上均有严格的礼仪规定,等级森严。天哪--把握这一点、还得学古制、要了解宋时的礼仪规定、等级划分规则…算了吧…咱没那功夫。
在宋朝,除了官窑,还有汝窑、哥窑、钧窑、定窑、等等。其中,却以汝窑为魁首,这是没想到的--阿三觉得有点意外--官窑竟不是第一…再看资料显示:哥窑、钧窑、定窑--他们的瓷器,也都是各有特色的:
汝窑: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
哥窑:釉面开细碎纹片,纹片呈黑黄二色,独领风骚。
钧窑:以独特的釉料及烧成方法--产生了窑变的神奇--因而闻名于世。
定窑:瓷器以白瓷为主,造型规整,装饰典雅--凭此占据名窑一席。
好像--定窖瓷器更大众化、更普遍一点…民用的居多…
归纳一下啊--阿三觉得--看得有点乱了,得集中归纳一下:
总体上,宋瓷的特点:
一是色彩素雅:大多以白色为主,又是并非纯白色的,往往白色之中带有淡淡的灰、青、黄、棕、紫等色调,使器物更显得素雅、含蓄、古朴。
二是釉色丰富:除了粉青、天青、月白等主要颜色外,还有米黄、油灰、灰色、绿色、黄绿色等多种釉色。其中,粉青色釉以其色泽幽雅、透明感降低、釉层肥腴莹润而着称,被视为上品。
三是质感如玉:宋官窑瓷器在质感上追求璞玉的效果,釉层滋润,介于丝绸光泽与羊脂般的美玉质感之间。这种如玉般的质感使得宋朝瓷器在视觉上更加温润、柔和。
哇--如玉般的质感--介于丝绸光泽与羊脂般的美玉质感之间…好令人向往啊…
嗯--简言之--宋瓷有三大特点:色彩素雅、釉色丰富、质感如玉。
这在总体上好记一些,但--在实际场合上去辨别,从一堆碎瓷片中去找出一片色彩素雅、釉色丰富、质感如玉的宋瓷的碎瓷片来,恐怕就很有难度了,要有非一日之功的功力才行的吧--
不知--可不可以--用扫描法、或类似的办法,来协助识别呢--一扫便知是何瓷--那该有多好啊--这一点,恐怕连神仙也难以做到吧--有机会记得问问微微--咱能做到这一点吗…
现在就先不多想了,还是先去看看--屋后园墙边的一堆碎瓷片…其中有些啥…
阿三下了楼,也不管楼下没人,就自顾自的来到了屋后、园墙边,那里有一小堆碎瓷片,是从园墙外的后山上--一个山窝窝里拾来的。
当时只是觉得好玩,大姐大还说那些碎瓷片上的花纹,给她画画带来了不少灵感和启发,于是就拾了不少好看的碎瓷片,堆放在那里。
阿三走近那堆碎瓷片,一扒拉,一细看:有蓝色花纹的碎瓷片很少,大多数是白色的,也有几块是淡淡的青色的、白色的或淡青色的碎片上都或多或少有些隐纹--云纹、卍字纹、斜线纹…
还有几块黑不溜秋的--有水波纹和简笔刻的鱼形纹的碎片、和几块橙红色的--有凸起的绳纹--还有简笔刻的小鸟纹的-碎片…看上去,不像是碎瓷片--更像是--像是缸、甏、瓦罐之类的碎片…应该是陶器的碎片吧--是比瓷还古老的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