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听到动静,立刻起身前来查看。
只见此人身材矮小,相貌狰狞凶恶,身着黑色紧身衣,腰里别着的匕首犹如霜雪般寒光闪闪,此刻正被徐鸣皋牢牢擒住。
徐鸣皋怒喝道:“你这家伙,究竟是想活命还是求死?”
那人连声求饶:“好汉饶命,我愿如实招来。”
徐鸣皋道:“快说,你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来此有何目的?若有半句假话,定不轻饶!”说着,手上的力道又加重了几分。
那人赶忙说道:“好汉,我实在是走投无路啊。家中有八十三岁的老母亲,已经三日粒米未进,迫于无奈,才想来此偷盗些财物。”
徐鸣皋冷哼一声:“胡说八道!你看上去不过三十岁左右,怎会有八十三岁的老母?况且你身怀如此高超的身手,不去富贵人家偷盗,却来这小客寓,分明是来行刺的。究竟是谁指使你的?从实招来!”
那人见无法隐瞒,只得老实交代:“好汉,此事真的与我无关。只因我家王爷奉了京城刘瑾太监的命令,让我来刺杀被贬的兵部主事王守仁老爷。我从姑苏一路追踪至此,得知王老爷在此客寓歇息,所以才想要动手。”
徐鸣皋追问:“你叫什么名字?你家王爷又是何人?”
那人战战兢兢地回答:“小人姓周名纪,是江西人。我家王爷便是宁王。”
王守仁在一旁问道:“你家王爷只派了你一人前来行刺吗?还有没有其他人?”
周纪答道:“王爷一共派了三人,分别在沿途伺机而动。打听到老爷您在金陵,所以我们都在这条路上埋伏。”
正说着,其余众兄弟也都被惊醒,纷纷起身。
一枝梅说道:“兄弟,这种恶徒,留着也是祸害,干脆杀了,以免他再去害人。”
徐鸣皋点头道:“大哥所言极是。”
说罢,抽出周纪腰间的匕首,手起刀落,周纪的头颅瞬间落地。
一枝梅取出一些药末,轻轻弹在周纪的脖颈处,转眼间,周纪的尸首便化作了一滩黄水。
王守仁这才知晓眼前的这一班兄弟皆是身怀绝技的剑侠之士,他连忙向徐鸣皋作揖道谢:“若不是壮士出手相救,我王某恐怕早已命丧黄泉。”
徐鸣皋等人这才惊觉眼前之人便是王守仁。
徐鸣皋问道:“不知王老爷为何会来到此地?”
王守仁便将与刘瑾结怨之事细细道来,那过程曲折复杂,听得众人义愤填膺。
徐鸣皋说道:“我等愿一路护送老爷,以防有奸臣暗中加害。”
王守仁忧虑地说道:“承蒙诸位仗义相助,王某感激不尽。只是此去路途遥远,奸人众多,难以周全防备,这可如何是好?”
众人一番商议,却始终没有想出妥善的办法。
徐鸣皋灵机一动,说道:“我有一计。明日王老爷雇船出发,我们众兄弟也雇一条船,一路跟随护送。待行至前方,只需如此这般,便可确保无事。”
王守仁与众人听后,纷纷拍手称赞:“此计甚妙!”
王守仁接着向众人详细询问各自的身世背景,众人也都如实相告。
王守仁大喜过望,说道:“我主洪福齐天,能得诸位豪杰相助,暗中为国家效力。那些朝廷大臣若知晓,岂不羞愧而死?诸位实在令人敬佩!”
随后,王守仁劝徐鸣皋等人入朝为官,博取功名,封妻荫子,名垂青史。
徐鸣皋等人谢道:“我等屡次得罪宁王,他定不会相容。况且我们生性自由,难以适应官场的拘束,还是罢了。”
王守仁惋惜地叹了口气,而后与众人结拜为兄弟。
次日天明,阳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
众人雇了两艘船。
众兄弟先登上船等候。
不多时,王守仁带着家人也登上了船,一路朝着钱塘方向前行。
到了夜晚,船只停泊在众多船只聚集之处。
此处江面宽阔,船只众多。
王守仁悄悄地将帽子、靴子投入江中,随后自己跨到了徐鸣皋的船上。
罗季芳搬起一块大石头,猛地投入江中,只听得“咕咚”一声巨响。
罗季芳扯着嗓子大喊:“救人啊!”
那两个家人也装出惊慌失措的样子,大声呼喊:“快救人!王老爷投江自尽了!”
这一喊,吓得船夫们惊慌失措。
众人纷纷点亮火把,前来营救。
这动静惊动了周边的船只,大家一阵手忙脚乱,纷纷帮忙打捞。
可哪里还有王守仁的身影?
两个家人将船停在原地,一边吩咐继续打捞尸首,一边前往杭州府衙门报案。
杭州知府杨孟焕,与王守仁乃是同年好友。
得知这一消息后,悲痛万分,连忙赶到船上查看。
只见王守仁留下了遗书、遗禀,还有一首绝命诗,诗中有“百年巨子悲何极,夜夜江涛泣子胥”之句。
杨孟焕深信不疑,伤心欲绝,亲自撰写了一篇祭文,在江边痛哭祭奠。
回到府中,他将此事上报给上司,并上奏朝廷,称贵州龙场驿丞王守仁坠江身亡。
那两个家人回到家中,将事情的真相告知众人。
王守仁之子王介生早已回到家中,设立灵位,披麻戴孝。
且说王守仁与众兄弟慢慢返回余姚。
一日,船只停靠过夜,旁边有一艘大船,船上拉起一面黄旗,旗上大书“钦命江南巡抚部院俞”。
王守仁心中一喜,他知晓这是老友俞谦,此人足智多谋,忠心耿耿。
王守仁赶忙让船夫递过名帖,上船拜见,将之前的种种遭遇详细讲述了一遍。
俞谦听后大喜,亲自带着王守仁来到众兄弟所在的船上,与众人相见。
逐一询问过姓名后,俞谦向徐鸣皋致谢,称赞他智勇双全。
接着对众英雄说起了一桩大事。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