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也正因如此,行事有些失了稳重,锋芒太露。而且行事风格,若是传得开了,便是会有人说成——离经叛道、不循礼数。”
包拯附和道:“陛下所言极是,这孩子聪慧有余,沉稳不足。朝堂不比家中,娘子面前能随性些,可官场上......老臣定会悉心教导,让他知晓收敛锋芒的道理。”
赵祯轻轻摆了摆手,只是说道:“不过,当下朝廷正值用人之际,韩执这般新锐之臣,就如一股新风。”
“朕也不愿磨灭了他的棱角,只需稍加磨砺,日后必能是新般模样。也正是这般想法,故而才对他寄予厚望。”
“说不得,他便是能给朕,带来什么新奇的东西呢。”
包拯微微俯首,道:“是,陛下。”
“对了,我们这春闱何时可以开始?”赵祯此时想了想,问道。
“复陛下,大抵是二月初吧。”
赵祯点点头,道:“今年的状元郎,朕便是钦点了吧。若非他,朕想不出能有何人当今年之状元。”
包拯心中一凛,忙道:“陛下,春闱乃为朝廷选拔贤才的举措,向来靠士子们临场策论、经义作答,凭真才实学一较高下,方显公正。陛下此时钦点状元,怕是不妥,恐寒了天下士子的心。”
“天下贤才汇聚,皆盼能凭真学识、真本事崭露头角。此刻钦点状元,于情,陛下爱才惜才;于理,却易惹来朝野非议。韩执纵有大才,想必也更愿在科场上凭实力挣个光明磊落。”
赵祯此时却说:“用韩执那学子的话来说——朕是官家。”
包拯还是如此说道,神色有些着急:“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春闱乃国之根本,一旦破例钦点,必成千古之憾事。”
赵祯面色冷峻,沉声道:“朕知晓此举非同小可,但韩执于朝廷有大用,新制推行还指望着他大展拳脚,早日钦点他为状元,便可让他少些掣肘,全心投入政务。”
“而且,朕并非不顾科考规矩,只是韩执提出的新制,于朝廷益处颇多,朕盼着能给他些额外恩宠,让他往后行事更无后顾之忧。”
包拯还是想要说些什么,但是赵祯此时却是抬起手来,打断了他的话,道:“包卿家,朕的心思你也该明白,并非是要全然坏了科考的规矩。”
“韩执有才,可朝堂之上,阻力与妒意从不缺,朕不过是想给他撑撑腰,让他安心做事。再者,朕也只是把这个‘状元’的名头压给他,但不代表他不需要下场考试。”
“让他按部就班走完春闱、殿试,若他真有真才实学,高中榜首,那是皆大欢喜;若有所差池,朕也绝不徇私。你看如何?”
包拯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拱手道:“陛下此举,虽稍显折中,可也算是兼顾了多方考量。只是此事还需做得隐秘,切莫走漏半点风声,不然仍会惹得朝堂内外议论纷纷。”
赵祯微微颔首:“这是自然,朕也不想无端生事。包卿家,此事便交予你去安排,既要护住消息,又得叮嘱韩执好生备考,莫因知晓朕这番心意就懈怠了。朕盼着他凭真本事脱颖而出,堵住悠悠众口。”
包拯应道:“老臣领旨。老臣稍后定会委婉告知韩执,让他明白陛下的期许与苦心。”
“你且去吧,宫中尚有些事务,朕还需去处理。”赵祯摆摆手。
“是,陛下,老臣告退。”
说完,包拯便是下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