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渡江战役胜利,国内的解放已经势不可挡,可能是因为合成旅的到来,蝴蝶效应导致国际局势变化,朝鲜战争的到来比原来的时间提前了一年。
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曾经的老牌帝国在战争的冲击下元气大伤,而美苏两国则凭借战争期间积累的强大实力,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两个超级大国。
国际格局逐渐演变为以美苏为首的两极对峙局面,这种对峙不仅体现在欧洲的铁幕两侧,也延伸到了亚洲的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在二战末期被美苏分区占领,这一占领格局成为了朝鲜半岛未来走向分裂的开端。
苏联占领了朝鲜半岛的北部,美国则占据了南部。这种分区占领带来了截然不同的发展走向。
南北之间的矛盾愈加激烈,朝韩双方成了美苏的棋子,而苏联也想用朝鲜作为筹码,想要华夏答应苏联在辽东建立军港的要求
美国国内的政治势力也在争论对朝鲜半岛的政策。一些鹰派势力主张对朝鲜采取强硬的军事打击,以遏制社会主义势力的扩张;
而一些鸽派势力则担心战争会导致美国陷入另一个战争泥潭,主张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问题。
但最终,美国政府在冷战思维的主导下,决定支持韩国,以军事手段对抗朝鲜的统一行动。
随着朝鲜半岛局势的不断升温,小规模的军事冲突开始频繁发生。
边境地区的交火事件逐渐增多,双方都在试探对方的底线。
这些小规模的军事冲突就像暴风雨前的雷鸣电闪,预示着一场大规模战争即将爆发。
在这种情况下,朝鲜战争的爆发已经箭在弦上。
无论是朝鲜半岛内部的南北双方,还是背后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在为这场战争做着最后的准备。
朝鲜人民军怀着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准备为国家的独立和统一而战;
韩国军队在美国的支持下,试图保卫李承晚政权的统治;
苏联和美国则在幕后操纵着局势,都试图通过这场战争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各方势力明争暗斗,一场战争不可避免。
49年11月11日,这个时空里,北朝鲜发动了统一之战,在苏联的援助下,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
两个月的时间把南韩德军队赶到了半岛的最南边,李承晚政府摇摇欲坠。
这时和另外一个时空一样,美丽国从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不久后战火就烧过了三八线。
和原来历史不一样的是,现在时空里,国内的解放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大量的蒋匪军还在南方随时准备反攻。
这样就导致没有办法组织足够的兵力进行抗美援朝。
这让决策层更加的犹豫,对于是否要出兵,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但是林皓作为穿越者,知道这场战争对于华夏的意义,他是华夏的立国之战。
如果置之不理,任由美韩双方占领半岛,那华夏的东北将随时处于危险的境地。
建国初期的东北重工业基地将无法建立,那华夏的复兴之路必然更加波折。
林皓站在指挥所的巨大地图前,眼神中透着犀利与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