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3§ 千里迢迢去赴约
《世说新语》:……昔日,董阿虎应沮公之约北上平城。值鲜卑寇掠,私属劝阻。董阿虎云:名以出信,信以行义,信以守器,节以诚着。子路之言,季布之诺,吴起不食,尾生抱柱。义之所助,信以结人。……
十月,毕圭苑如期完工。
刘宏迫不及待要去看看。
他穿黑色的衣服,佩黑色的饰玉,乘黑色的车,驾黑色的马,坐着插着绘有黑龙旗子的车,来到新建的毕圭苑。
但却完全不顾这时需要住在北向明堂左侧室的要求。
坚持要享受一把新事物。
天气已经有点凉了。
刘宏让人开了火墙,点了火炕。
还让人用了蜂窝煤炉。
果然如莫辰上报的那样。
屋内温暖如春。
看着琉璃瓦片。
还有窗棂上镶嵌的琉璃板。
这其实还蛮费工夫的。
因为需要把融化的琉璃液倒在加热的铅板之上。
然后让琉璃液慢慢冷却。
这样才能形成表面比较平整的琉璃板。
好在董先家的矿多。
凭着冰鉴之眼带给他的超强记忆。
灵丘那一小片地方已经不在他的眼中。
因为已经基本被他占了。
二万多的太平道匠人不用白不用。
还可以用八年多呢。
这也是刘宏要付出五千万钱的原因之一。
毕圭苑外墙全部用水泥抹平。
墙上还有请画工用漆涂绘的山水画卷。
何氏陪同看了这毕圭苑。
心里也很满意。
如今就等黄道吉日。
自己将如愿以偿登上后位!
服侍辩儿的尚药监小黄门,果然还是有两把刷子。
这事他办得妥贴。
深得吾的心意!
立冬二候。
今年秋收,董固上报。
门头农庄和嘉牙亭农庄,扣完给佃户的口粮外。
九千亩良田入库了近二万石。
亩产二石五斗了。
除了这四百多的农庄佃户,六百百工堂外。
眼下董家沟多了上千游侠。
加上五个连的先锋部曲,一百多名本部商贾管理团队。
一千奴婢和四百孤儿。
另外还有蔡邕、田晏、夏育这样的门客。
近四千五百人的规模。
一年下来就要消耗二万二千五百石的粮食。
如果再扣除两季的种子,不过只养活一半人。
这就是灵丘的实际情况。
人多这粮食用得就比较快。
但董先对粮食的执着却是让董固都不敢恭维。
今年商团商队另一成一亿五千万钱的货物中。
就有四十万石的粮食。
一石运到灵丘要三百钱。
要知道在冀州产地,这一石才六十钱。
在豫州荆州一石才四十钱。
这比在灵丘买一石二百钱还贵。
但没办法。
主要都花在物流费用上了。
但董先还说不够。
明年要把粮食增加到一百万石。
他这咋不上天呢?
这四十万石粮食就花了一亿二千万钱了。
这一百万石,如果明年粮价不变的话,就要花三亿钱。
这就相当于拿盈利两成来买粮食了。
听说百工堂的加强版独轮车一车可运十石。
希望快快推广。
不然这运费,可不得了。
人手也不够。
不过担心归担心,董固还是要接受董先命令,与北方商团长莫逊联系。
在繁畤莫氏坞壁腾出一些位置。
董先害怕和连报复。
所以想让董固安排。
先让粮草和辄重先行。
冬季之约。
董先可没忘。
应平城令沮授之约,北上。
当时在场的还有并州刺史董卓、雁门郡守窦统、度辽营别部司马丁原。
这应该是得到他们的授意。
只是由沮授开口。
要不然一个平城令,又没有军事权力。
怎么敢开口让人率部曲赴约?
自从三路出塞大败。
三四万的军队。
只回来不到两成。
朝廷人员、马匹损失很大。
这时让豪右部曲充当抵抗鲜卑的排头兵。
加上由朝廷主导。
这就是董卓、窦统他们高明的地方。
他是刺史、郡守,他觉得没问题。
其他人又怎么会觉得有问题呢?!
但对董先来说。
这可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他见秋收已完,便想准备北上。
如果决定北上,那么还有一大堆事情需要处理。
比如百工堂的军备任务完成了没?
比如先锋部曲能不能适应新装备?
比如遇到装备问题怎么办?
比如游侠、部曲途中生病受伤怎么办?
最主要的是,让谁去?怎么去?
心中有了定数。
董先便着手准备。
先向百工堂询问,相里器来报。
军备已基本完成。
得益于之前的物资储备。
和太平道匠人的提前工作。
比如伐木后,会顺便把木头干燥处理。
然后按一定规格初步加工。
比如弓弦还可以用蚕丝替代,这是董先根据《天工开物》中给予的提示。
还有皮革,有莫逊的支持,再加各地的收集。
各种皮的用法不同。
但都提前鞣制好了。
实在不行,还可以买。
比如猎弓、箭矢、大盾等。
反正按百工堂要求的尺寸供货就行。
粮草、装备都有了。
董先让成和武传讯通知。
召集先锋部曲院校夏育和田晏,以及先锋部曲连管理团队以上的人员到门头农庄开会。
一人到桃花山上。
一人到董家沟内。
“要北上了!连长,一定要争取带我们去!听说去年去打仗的人,回来年终红包都多了五倍。”
“连长一定要带我们去呀。老子憋了这么久,就是为了打鲜卑!”
“连教员,我一定要去,为死在繁畤的兄弟报仇!”
众人请战声不断。
但大家也知道,这灵丘总还需要人留下保护少主的后方安全。
这样才能让前方拼搏的兄弟安心。
少主不是说得好:
前方杀敌是立功,后方坚守同样有功。
有没后方的稳定,就没有前方的胜利。
没忘记约定的还有侍御史田丰。
去年与董先并肩作战。
今年还想看看,并学习算盘!
于是他向御史中丞韩馥和举主陈耽请假。
争取百天之内归来!
五天后。
门头农庄董先小院,人满为患。
做为辰连连长的董先,让自己的连教员张阿雷作为自己的传声筒。
董先如同他爷爷一样。
站在院中的石磨上。
双手一压。
“快安静,少主要说话了!”
现场瞬间安静了下来。
“诸位,今天让大家到这里,主要是北上赴约的问题!”
“这次北上,有新装备,所以百工堂大匠派石子跟随。”
石子便是百工堂大匠石头的儿子。
子承父业,又加在在百工讲堂学习。
如今也能独当一面。
“李医匠也安排白歧率十五名李氏药铺弟子跟随保障。”
众人听了,知道这是繁畤之战后遗症。
战后创伤后遗症。
简单说是,当时董先自己都要亲自动手、指导救治伤员。
这十有八九是董先要求的。
“在你们来之前,我与先锋部曲院校左右祭酒讨论过。”
“也向关羽和高顺了解董家沟游侠的情况。”
“也问了一下苌连长他们训练和编组的效果。”
“他们是凭着一腔热血义气,跟随我们北上的侠义之人。”
“我们应予以尊重!”
“但他们散漫自由惯了,所以我们不能都跟他们学。”
董先这句话让黄龙和苌霸洪等人有了共鸣。
两人私下对视了一下,笑了一下,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循正常渠道到灵丘的,要么从平刑关,要么从常山关,要么从直谷关,要么从广昌县。
而常山关这一路就是最多人的选择。
黄龙知道这些人是来响应少主侠论的。
也不敢管得太严。
一路喧哗都算轻的。
动不动就出手,这才要命。
好在先锋部曲都是经过筛选。
而且又是集体行动。
这才没吃多少亏。
“先宣布游侠连的组成名单吧!”
“此次北上的董家沟的游侠。”
“他们一共一千八百多人。”
“因水土不服,畏难退缩的,还剩一千五百人。”
“由关羽、高顺、典韦三人各带五百人。”
这三人名单一出。
大家都没有问题。
无论是苌霸洪也好,还是黄龙也好,都压不住这群侠士。
但自被典韦打了以后,再由关羽接手。
大家都服了这两人。
而典韦和关羽因为都是被董先纳缣赎罪,并取字的人。
配合起来没有问题。
而且两人也私下较过劲。
力气上都差不多。
但步战技巧上,典韦却略高一筹。
所以两人互相也不敢轻视对方。
而高顺则学到了先锋部曲的精髓。
纪律、团结、信仰!
他一开始是跟着关羽,给关羽打下手。
但因其为人刚直,讲原则,最关键是自律。
自己做不到就不会要求别人做。
所以他训练的游侠,团战没有怕过谁。
虽然他个人武力不比关羽和典韦。
但大家还是有些害怕他。
三人中跟着典韦最舒服。
典韦自己就是缺根筋的人。
想起一出是一出。
而关羽自从蔡邕来了桃山。
看见先锋部曲人手都有一本识字书。
他不满每天只认一个字。
于是跟着蔡邕抄春秋。
一天抄一段。
并问清楚意思。
背熟了再去借。
蔡邕也很高兴,能见到这么爱读书的小伙子。
所以也倾囊相授。
他比蔡邕边的那些孤儿都能坚持。
因此关羽手下的人,都要识字。
也让游侠们叫苦连天。
董先继续宣布:
“关羽之下,徐晃、李通、陈恭、斯从四人.为巳连。负责加强前军。”
“高顺之下,陈调、赵嵩、燕邠、杨阿若四人,为午连。负责加强左军。”
“典韦之下,史涣、郑宝、张多、严干四人,为未连。负责加强右军。”
“每人各领百名游侠。”
这些人除了徐晃和严干外,基本就是苌霸洪的编组。
当初赵峰带他们五人来的时候。
人家已经在董家沟编组了。
看在徐晃和赵云的面上,董先让他们直接进入院校学习。
徐晃本来夏育认为可以独立带一队的。
但董先考虑他是关羽写信推荐的。
所以想让关羽有个报恩的机会。
而严干好剑术,为人又谨慎。
和严谨的史涣在一起,能约束典韦发散思维。
“下面宣布北上的连队番号.”
“是苌连长的卯连,和本人的辰连。”
苌霸洪的卯连,毫无悬念。
本来这卯连就是机动连。
哪里需要人手就补充到哪里。
所以游侠刚到时,便是苌霸洪去负责的。
直到典韦闯入,才另派关羽和高顺接手游侠。
苌霸洪反而只是配合。
“但本人的辰连只有五人。所以还需从先锋部曲院校中抽调二百四十五人补充。”
“这事一会由左右祭酒宣布加入的人员名单。”
“另外,嵬白山南草甸有一百多匹鲜卑战马。”
“这个大家都知道,尤其是上过院校的人,应该都有去试骑过。也有实际操练过骑部曲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