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侰院赵昱,曾经察举张纮为孝廉。
如今举主被笮融所杀,张纮十分悲伤愤怒。
但他却无能为力。
一来他正为母守孝。
二来他也无兵可派。
于是张纮让人到赵昱的故乡琅琊。
求赵昱的亲戚能过继孩童给赵昱。
并邮书给琅琊相臧宣协助办理此事。
臧宣替他从赵昱族中挑选五岁男孩过继。
为赵昱奉香火血食。
张纮因此感谢臧宣。
而孔融向陶谦推荐由刘备接手徐州。
但刘备信心不足。
他才刚被曹操击败。
手下败将,如何敢言勇。
别驾麋竺想起董先先前交代的话。
于是向陶谦建议:
“如今看来,无论是袁绍、公孙瓒,还是袁术,都对徐州有所图谋。”
“也都无法保护徐州,护佑府君二子平安。”
“但有一方势力,在这几次曹操入侵徐州的战事中。”
“几乎没有损失。”
“或许他们才是徐州最好的选择。”
陶谦自然知道他说的是谁。
灵丘董先嘛。
如今已是征北将军,并州牧,持节钺,灵丘侯。
只是并州与徐州相隔甚远。
如何能护住徐州?
麋竺悄悄告诉陶谦。
“这董并州已在大别山和泰山的群山之间,伏下精兵数旅。”
“就连自己的弟弟麋芳、妹妹麋贞,也在其麾下担任要职。”
“听说阳都诸葛氏,也让次子跟随董并州到灵丘桃山书院。”
“若是陶府君有意,自己愿意充当桥梁,为徐州将来努力。”
陶谦思量了一下。
眼下徐州内,似乎也没有适合的人选。
下邳陈氏,已然要置身事外。
东武伏氏,已献女伏寿入京师,根本无意经营徐州。
姑幕童氏,继童恢、童翊之后,家道中落。
临沂颜氏,只重孝悌,无意仕途。
而郯县王氏、缪氏、萧氏,彭城姜氏,广陵戴氏,海西徐氏,下邳皮氏等等。
虽有诗书传家,家世背景,但并无实力能与曹操为敌。
至于徐州诸郡刘氏后裔,多年养尊处优,早已失去斗志。
唯有麋竺的建议,似乎可以考虑。
于是陶谦让麋竺与董先联系。
董先接到麋竺快马送到的邮书。
有些犹豫。
就像陶谦所担心的那样。
徐州离并州太远。
如何才能顾及。
况且虽说已把各州军管旅升为军管师。
但除了并州和河内、河东以及幽州部分郡县以外。
其它的还是以避难土楼坞堡为中心。
并未正式进入县城。
而经过曹操屠城。
很多县城已经不适合人居住。
如果此时接手徐州,那接下来要不要接纳吕布,要不要接纳刘备。
人家刘备现在也是正儿八经的豫州刺史。
说来驻守沛县,也不归属徐州管才对。
而且接手徐州,那要如何守得住呢?
此事还要跟青虹师强兵、田丰、虞翻、太史慈、李渔、管承、黄叙、管亥等人商议
另外,徐州边上北有青州,西有兖豫二州,南有扬州。
这些都不是省油的灯。
都在窥视,意图染指徐州。
若是接手徐州,战事恐怕不远。
所以此事还要知会战区成员束显、黄忠、周泰、凌操等人。
如今除束显外,均已南下青虹师。
参与战备家令的执行。
是否可顺便让他们沙盘推演一下。
如何利用现有能力,保护徐州。
此事还不急,先让麋竺稳住陶谦。
曹操这次撤军。
要和吕布打上一阵子。
没那么快。
所以他们还有一些时间。
不过,陶谦这边的时间却是不多了。
不如召荀攸咨询。
人家荀攸就是干脆。
几句话就说服董先下定决心。
先是一句你在准备,人家也在准备。
永远都在准备,何时才能准备妥当?
何时才能动手?
再来一句,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董先就把和青虹师及南部战区商议的话题改成:
如何才能守住徐州?!
然后接下来的事情就顺了。
麋竺作为董先的代表与陶谦进行交接。
陶谦也上表麋竺继任徐州牧。
新升级的徐州军管师,师长许安,师教员莫申全面接管徐州。
与并州一样。
执行两套班子。
董先的军管师负责监督,原来的徐州官吏各司其职。
一旦发现有不轨之事,则撤掉原职,以军管师人手接替。
这样一来,要么你做好手头上的事,要么你失去位置。
而徐州牧是麋竺,他自然会配合军管师行动。
以商贾身份接掌州牧。
这把东海麋氏推上风口浪尖。
因此没了军管师的支持,麋竺是无法服众的。
这也是麋竺必须与董氏的军管师站在一起的原因。
而泰山的泰山旅和大别山的平乱旅则要负责应对麋竺接手徐州带来的战事。
他们就像徐州伸出的两臂。
可以一北一南拱卫徐州。
徐州内还有董先在朐县的朐山港。
一来可以补给,二来可以运送兵马。
北部离得最近的还有青州不其港。
南部则有吴郡娄县港。
同样可以快速支援,或快速出击。
这些全部在青虹师的控制范围。
所以若是接手徐州。
青虹师便要有所行动。
说行动,便行动。
这不,青虹师行动的机会就来了。
只不过还要从守孝之事讲起。
同样守孝,种劭守完孝。
孙策自然也快守完孝了。
临近守孝结束。
孙策便在铁哥们周瑜的牵线帮助下。
与同样在守孝的张纮建立联系。
孙策礼贤下士,谦逊有礼,谈吐幽默。
多次向张纮咨询时势:
“当今刘氏朝廷衰微,天下乱象已现。”
“各路诸侯征募兵众,为己谋利。已经无人愿意扶危济乱了。”
“父亲孙坚与后将军术一起击破董卓,但并未奉迎天子回归旧都。却已被刘表、黄祖所害。”
“我孙策虽然年幼,却也胸有父志,想从袁后将军那里求回父亲旧部,然后与丹阳舅父汇合。”
“到时再收合流散黔首,据吴会,寻机为父复仇雪耻。并作为朝廷外藩襄助。”
“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张纮回答:
“我向来拙劣无才,如今又有大丧在身。实在无法支持你的雄伟大略。”
孙策并未气馁,他继续道:
“你的高名远播,远近闻名,今日之事,在于你。”
“你何不费神给小子启发?”
“倘若孙策能复仇伸志,那也是你的功劳。这也是我所思所想。”
说完便鼻涕眼泪齐流,但神情未变。
张纮见孙策如此。
于是说:
“当年周朝衰落,齐桓公、晋文公兴兵安定王室。”
“现在你想继承乌程侯之志,又有骁武之名。”
“如果投奔丹阳,收兵吴会,到时便可占荆扬二州,并为父报仇。”
“然后再依江之险,奋威德、除郡秽,匡辅朝廷,功业并不下于齐桓晋文。”
“到时岂止只是个外藩呢?”
“如今世道混乱,如果你能成功,我定与同好一同南下助你成就功业。”
孙策听了,十分高兴,说:
“我和你今日同符合契,便是永固。”
“我今日出发,便将老母弱弟托付给你。如此我将不再有后顾之忧。”
接着孙策离开张纮。
决定前往寿春拜见袁术。
他要向袁术讨回父亲孙坚的旧部。
到达寿春。
孙策一边哭泣,一边对袁术说道:
“先父从长沙郡守开始便支持将军,到南阳会合,并结成同盟,一起讨伐董卓。”
“而后还未建功立业,却遭遇不幸。”
“我秉持阿翁遗志,怀抱父辈旧情,前来依附。”
“希望将军能结纳,给予机会,审察我的诚心!”
袁术听完孙策的话。
又看其行为举止。
知道他是一个能屈能伸的人。
并且有过人之处。
可是如果要马上把孙坚旧部还给孙策。
袁术又有些不甘心。
于是袁术回应道:
“我已经任命你舅父吴景为丹阳郡守、你的从兄孙贲为都尉。”
“这丹阳是出精兵的地方,你可以去投奔他们,并召集兵勇。”
孙策听了袁术的回应。
知道自己暂时是要不回父亲的旧部了。
于是他只能带着孙河等人投奔舅舅吴景。
临别之时。
朝廷使者马日磾让人以礼延请孙策。
因为马日磾被袁术所监押,无法自由出行。
于是马日磾借征召孙策为怀义校尉的机会。
向朝廷传递消息。
而孙策则有了正式的朝廷任命。
于是开始招兵买马。
两人算是互相利用。
当时袁术手下的大将桥蕤、张勋都很敬重孙策。
袁术也常常叹息:
“如果有孙郎这样的儿子,死也瞑目了。”
孙策手下有个骑兵犯了军规。
害怕处罚便逃往袁术的军中。
并躲藏在袁术军内马厩之中。
孙策不管袁术的脸面。
派人前去捉拿并处死。
然后再亲自向袁术赔礼请罪。
袁术说:
“士卒受制于军规,理当惩处,有什么可请罪的呢?”
从此袁术军中无人不敬畏孙策。
就这样孙策得了数百人。
于是开始追剿丹阳境内贼匪。
队伍也因此扩充至近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