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深思熟虑,宋遥最终决定采用土坯来砌墙,以替代原有的栅栏。
黄土砖在部落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实际使用中表现优异,无论是防风还是防水效果都相当出色。
更重要的是,黄土砖的制作过程相对简单,只需将黄土与杂草混合,便能制作出坚固的砖块。
尽管如此,黄土墙的建造也有更为精细的方法,比如版筑法。
然而,考虑到部落目前的条件,要制作出合适尺寸的木板并非易事。
宋遥权衡再三,最终放弃了这一方案。
尽管版筑法能打造出更为优质的墙体,但其复杂程度并不适合当前部落的实际情况。
事实上,用黄土砖堆砌的墙体效果已然不错。
部落中已有几堵一米左右高的双层黄土墙,它们坚固耐用,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不过,这次的工程与以往有所不同。
牲口圈的高度至少需要达到两米,尤其是为鹿建造的圈舍还需更高一些,因此施工难度相应增加。
冬季来临,厚重的积雪会对墙体造成极大的压力,对墙体的支撑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便派人每天清理积雪,墙体也必须能够承受至少一整夜的重量。
构筑双层土墙的关键,无疑在于土砖的充足供应。
毕竟,所需土砖的数量绝非小可,为确保稳固,双层结构更是基本要求。
如今,除了日常的农耕与狩猎,制砖已然成为部落中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然而,要生产如此大量的土砖,谈何容易。
首当其冲的难题便是黄土的采集。
部落周边并非可以随意挖掘,尤其是兔子圈后方的那片土坡,尽管黄土储量丰富,但其与部落的山洞紧密相连,一旦挖穿,后果不堪设想。
既然便捷之途不可行,唯有转向地下及周边区域另寻出路。
尽管过去也曾有过类似尝试,但规模较小,且多为应急之需,每人每日仅需挖取两三块土砖的黄土,随意找个地点便能解决。
然而,如今需求量大增,必须进行周密规划。
首要任务是确保黄土的充足供应,其次还需考虑采集点的距离问题,以免运输成为新的难题。
部落周围虽不乏类似兔子圈后土墙的地点,但均距离遥远,最近的也有数百米之遥。
无论是将成品土砖运回,还是直接搬运黄土,都绝非易事,反倒不如在近处就地取材。
李昊决定在村庄与溪流之间的一片空地上挖土,这里距离村庄大约六十米,恰好位于村庄和溪流的中间地带。
这片区域土质丰富,且地面较为平整,没有太多茂密的树木,便于开挖。
此次挖土,李昊还有另一个打算,那就是借此机会改造村庄的鱼塘。
既然已经动手挖土,不如干脆挖深一些,如果能达到两米左右的深度,就能成为一个理想的鱼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