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闻言,眸光微亮,嘴角勾起一抹赞许的笑意,轻轻颔首,言语间满是嘉许:
“无忌你这一番话,倒让朕对这李夜刮目相看。
十三稚龄,便怀凌云之志,投身军旅,不过三载春秋,已能独当一面,镇守一方,其勇武与担当,实属难得。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行事周全,步步为营,于文治之道亦展露锋芒,若论治政之才,恐不输朝中诸多老臣,实为后起之秀中的佼佼者。”
言毕,他目光转向一旁静默沉思的李靖,眼中闪烁着探究与期待的光芒,缓缓问道:
“李将军,以你多年征战的经验与独到的军事眼光来看,这李夜在兵法谋略上,又当如何评判呢?
是否亦如其在军政二途上所展现的那般,有着不凡的造诣与潜力?”
李靖闻言,微微抬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与深思,沉稳地答道:“陛下所言极是,李夜此人,虽年轻,却已在战场上显露了其非凡的军事才能。
他能猜测出突厥行踪,而且第一时间有了计策。
布局精妙,往往能于细微处见真章,以少胜多,以奇制胜,实乃不可多得的将才。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并不拘泥于传统兵法,敢于创新,假以时日,其成就定当不可限量。”
"哈哈,卿家此言,倒是勾起了朕无尽的好奇与期待。
这少年郎,小小年纪,竟能引得如此赞誉,实乃非凡之才,让朕心驰神往,恨不得即刻召见,亲眼一睹其风采!
朕倒要看看,是怎样的胆识与才情,能在这锦绣年华绽放得如此耀眼!"李
世民的笑声爽朗,龙颜之上洋溢着由衷的喜悦与赏识。
此刻,魏征缓缓上前,双手交叠于胸前,行了一礼,语气温和而坚定:“陛下,我大唐有幸孕育如此英明睿智之后裔,实乃国之大幸。
然则,时局多舛,更为紧迫之事,乃是突厥之患蠢蠢欲动,边境风云变幻,
众卿皆言其威胁日甚,那么,我等又该如何筹谋,以御外侮,保我大唐疆土无虞呢?”
魏征之言,犹如晨钟暮鼓,瞬间让喧嚣的殿堂归于一片沉静,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息。
李世民的目光深邃而坚定,缓缓扫过殿前那几位英姿勃发的将领,沉声道:
“诸位爱卿,时至此刻,国之危难,非同小可。
朕欲问,你等麾下,尚能迅疾集结多少英勇之士,以卫家国?
再者,无忌,国库之中,又能即刻调拨几何银两,以资军需,解燃眉之急?”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的神色更添几分肃穆。
将领们面面相觑,随即各自低头沉思,心中盘算着麾下可用之兵,以及即将面临的严峻考验。
而长孙无忌,作为户部尚书,闻言则是迅速在脑海中翻阅着国库账目,计算着能够动用的每一分资源,准备给出最为精准的答复。
这一刻,大殿之内,虽无剑拔弩张之势,却仿佛能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悄然凝聚,那是君臣一心,共赴国难的决心与勇气。
半炷香的光景悄然流逝,李靖躬身行礼,其声沉稳而富含敬意:
“陛下,长安城内,现下仅余两万精锐,然此等兵力多为固守城池之师,其战力与陛下麾下威名赫赫的玄甲军相较,自是难以并肩。
往昔,军中大权多掌于太上皇之手,我等初承皇恩,尚未能全然接掌,
故眼下唯径阳之地,尚有三万守军可供即时调遣,以应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