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观测黑洞,李觅他们分成了两组,一组研究微观的加工技术,一组研究探测数据,小白进行算力等支持。
李觅和蔡文波和罗嵩华一组,特殊力场需要李觅的支持。还有数学构建数学模型,需要到蔡文波,罗嵩华也是技术上的应用。
其他三人研究探测数据,以他们三人的科学学识还是没多大问题的。
小白毕竟是人工智能,在计算数据上有着天然的优势,探测数据有它协助,基本没什么问题了。
蓝星上的赛季已经影响不到他们的研究,一心投入科研中,又不担心寿命问题,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两百年。
成果巨大。
特殊力场可以应用到原子,甚至夸克,其被力场包裹,已经可以在黑洞视界范围保持联系,要是黑洞更深处的原点也没法保持联系。
两百年时间,克莱因之瓶也探测到足够数据,加上银河系中心探测数据,后面黑洞视界的数据。
结合众多数据,算力全开,甚至调用了蓝星上的量子计算机的算力,结果只是可喜的。
四大力有了更大的了解和深入,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都已经基本能够应用相关技术。
引力甚至可以制造出引力炸弹,电磁力就的应用,打造出来的武器,可以将炮弹速度到80光速,按狭义相对论,其动能之大,几乎可以打破目前所知98%的物质。
就是可惜,统一大理论还是没摸到边,没有任何头绪。
反而是克莱因之瓶结合特殊力场,构建了一个数学模型,勉强可以应用打造战舰,离开世界后能够抵抗世界外的环境。
数学模型只是数据的计算结果,最后一步需要进行验证。
科学最后一步的验证才是重之又重,验证确认无误后,才证明构建的数学模型没有错误,验证失败,证明之前所做的努力都是无用之功。
李觅他们远离了银河系中心区域,一来他们需要进行资源的补给,二是他们需要对战舰进行升级,同时进行一些技术验证,不能在银河系中心区域那样的环境中进行。
战舰的材料用上了强相互作用力合成的材料进行升级,战舰内空间需要扩充扩大,到时捕捉几颗恒星作为能源。
武器也需要升级,引力炸弹,空间炸弹毁灭器,空间切割小型化等等。
最主要的是克莱因之瓶和特殊力场结合构建的数学模型验证过后,战舰以此打造出来,就可以开始穿梭到别的世界了。
现在他们的世界太小了,只有银河系大小。
技术验证就用了十年时间,结果是可行的,就是有细节需要进行调节,数学模型进行完善。
有了空间的应用,战舰打造出来只有直径十公里大小的球体。
可是战舰内空间有有着太阳系太小,收集了五颗恒星,四颗恒星进行了引力屏蔽,辐射、光线等都进行了屏蔽,只作为能源。
一颗恒星用来打造空间环境,布置像太阳系一般,只是里面只有一颗蓝星大小的行星,用来建造基本的生活环境以及作为资源仓库。
其它设备都安装在战舰主体上,包括了飞行动力,反重力,曲率引擎,升级后的武器等等。
内部空间只是能源、生活环境、资源的安放空间。
进出有空间门户,若是被空间技术限制了,空间与战舰主体连接有着稳定无比的出入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