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县吏、衙役人人背着竹篓,里面都是事先做好的面起饼。
既然有食物送来了,高辰等人也不用再去买食物。
遂引导着他们,来到大侯乡百姓所在地。
高辰从他们的口中得知县令以及县中官吏马上就会来大侯乡。
县令也在全力调集县中的物资,准备暂时安定大侯乡的难民,然后等待郡中的救援物资。
一乡遭灾,非一县之力能决。
因为灾后的重建,以及为百姓的供给,最起码需要大半年时间,才能使受灾百姓恢复,能自己解决温饱。
县衙并不存粮,而“丰年购粮”的,是地方,即郡府。
朝廷也会大量的置粮仓,就是为了应对各种灾难。
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储备粮制度。礼记有载:“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在以农耕为主的国家,经历了太平盛世,所储存的粮食绝对让人惊叹。
如经历了“开皇之治”的隋朝,在杨广继位后,在洛阳城外建立洛口仓兴洛仓,号称“积天下之粟”,建成之后,全仓可存粮食二千四百万石三十亿斤。
历史上瓦岗寨原本仅万余兵马,占领了洛口仓之后,短时间内猛增至三十万。在李密与王世充的角逐中失去洛口仓,三十万大军土崩瓦解。
唐朝建立后,统治者吸取了隋朝城外建仓、城内却无粮的教训,洛口仓“天下第一粮仓”的地位逐渐被建于洛阳城内的含嘉仓所取代。
含嘉仓,是当今天下第一大粮仓。
之所以建造在东都洛阳,不建造在西京长安。是因为洛阳接大运河,水运方便,舟车相会。
号称“帑藏积累,积年充实,淮海漕运,日夕流衍”。
而长安“府库及仓,庶事实缺,皆籍洛京传输”。
这就是安史之乱后,安禄山占领洛阳后,唐玄宗连饭都吃不上的原因。
唐代大粮仓众多,仅含嘉仓,在天宝八载时,有粮窖四百多个,仓吏统计各种粮食共五百八十多万石。
另外在开元二十一年的时候,洛阳城外的洛口仓就已经重置。
含嘉仓的设计非常合理。仓吏在冬季封存粮食时,用“席子夹糠”法使粮窖隔湿保温。如此储粮,粮食不易发热、发芽、腐烂,谷子可以存放九年以上不变质。即便是稻米,最起码也能保存五年以上。
此外,粮食被封存后,当时的仓吏还在封土上种小树作为监测手段,如果粮食发热、发芽,小树就会枯黄。
虞城仅一乡发灾,属于小灾。
按照唐代的制度,小灾由地方政府负责。每一个州都设有“常平仓”和“义仓”,使地方储满粮食,用以备用。
大灾,如波及全县的旱灾、水灾、黄河决堤等,由朝廷户部负责。户部调集全国性的大粮仓、以及各州县常平仓、义仓赈灾。
巨大灾害,则由皇帝亲自过问、指挥。如果灾难不止,便是皇帝德行有失,必须下诏罪己,以求上天宽恕黎民。
当高辰带着这些拿着面起饼的官吏来到大侯乡之后。
百姓们失落的心,流露出一丝喜悦。
官府能雪中送炭,百姓们就会感激,就有重建家园的希望,正如今日阳光明媚一样。
高辰站在高坡之上,看到洪水已经完全退去,留下的是满目疮痍。
谁能想到?在几日前,这片土地上还是安居乐业的人们,人人期盼着即将到来的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