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巨舰,停泊在星空中。
“对目标星体,进行生命探测。”
函姜站在总控室内,静静地看着外显屏幕;
屏幕上,是颗暗红色星体,笼罩着阴霾、厚重的积云层。
星体从初生到毁灭,虽然是一个极漫长的过程,但具备生态圈的星体,其实并不多见;
诸如地球也好,那颗蔚蓝色星球也罢,都是极少数;
浩瀚、无垠的星空中,出现任何景象都有可能;
就像中子星群一样,多颗脉冲性质的中子星都能相遇、并形成微妙的平衡;
无数的星空尘埃,经过漫长的时间跨度,总会有两颗粒子相遇、并产生最基础的磁极反应;
在磁极反应的牵引下,附近的其他粒子,就会开始聚集;
最终,再经过极漫长的时间跨度,会达到一定的体量;
量变引发质变,就会产生星体内核、并开始跳动;
在某种意义上讲,与生物孕育胚胎的过程类似;
星体内核,是由两部分组成,内极、外极;
其实这所谓的内、外两极,是星体还是尘埃时,最基础的磁极反应衍生;
内、外两极,实际上是处于相对运动状态的;
大体可以理解为,内极在向前转;
外极套着内极,承载着星体的主体,在向后转;
内、外两极,是处在时刻扩张、壮大中的;
星体的主体,同样如此;
星空中不是绝对纯净的,宇宙尘埃会不停地向星体汇聚;
这种局面,就造成了承载着星体主体的外极,与内极的转速,会渐渐产生差距;
当内极的转速,比外极快到一定程度时,星体就会产生裂变;
歼星炮其实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对星体主体施加负担;
当负担的程度,将外极的转速,压得衰减、乃至停滞时,就会引动星体裂变。
当然,星体除了绝大多数的裂变外,还有极少数的聚变;
这其实是个很简单的逻辑问题;
正常情况下,承载着星体主体的外极,一定是会比内极,越转越慢的;
除非有外力的情况下,外极的转速,才会超越内极,形成聚变星体;
诸如某些星空现象发生时,恰巧与外极运动轨迹产生了重合,以至对外极运动产生了加速;
出于这种种原因,大多星体也许还未出现生态圈,就已经开始走向毁灭。
“检测到该星体上,不具备任何生命体。”
个人终端的声音,响彻、回荡在总控室内。
“就地着陆!”
随着函姜指令的下达,巨舰缓缓落向下方的星体。
歼星炮的低功率打击,看似没有将星体打爆,实际上还是存在着影响;
甚至,一颗星体的稳定性,将会很大程度的降低,以至间接影响资源采集;
资源采集站本质上,是属于破坏性质;
一旦大规模建立资源采集站,对星体的破坏性是很强烈的;
若在这种情况下,星体稳定性过低,就有可能提前崩溃。
伴着卷起的沙尘,巨舰缓缓落在片盆地中。
“通过科技之初,展开用户基地。”
丝许蓝色的光晕,弥漫在晦暗的盆地内;
随着频频的震动,用户基地的轮廓,渐渐显露而出。
“司令官阁下,很高兴为您服务,请为用户基地主脑命名。”
用户基地辅助智能的声音,随之响彻而起。
“三号。增入外部资源单位7420000,就地展开主基地。”
函姜看着眼前的女人,平静地下达了指令。
密密麻麻的资源单位,随着震动、轰鸣声转入用户基地,主基地随之开始建立。
“主基地,限制锁定为1级。”
用户基地内的分支建筑等级,是以主基地为前置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