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明和张永安这两个弱鸡到现在还没有爬起床,于是张永昌就在母亲许玉珍的带领下,开始到村里亲戚朋友家里拜年。这里的风俗,拜年的时候是拎着果子包去的。
啥叫果子包,就是用米粉做的酥糖,然后用油纸和红纸进行内外包装,然后十包再用草纸捆扎成一包,通常过年走亲戚,拎一包就差不多了。
刷好牙,进到屋子里。张永昌突然想看看今生自己到底长得什么样子。他用眼睛在屋里扫了一遍,没看到有镜子,张永昌知道,后世这个很普通的东西在民国农家算是个奢侈品。
今天是个大晴天,太阳已经升上来了,外面的雪光映着屋子里面亮堂堂的。
当洗脸的时候,张永昌低头看着水面映出自己的面容,虽然不像镜子那样照得清楚,但是大致的模样还是能看得到的。
这是一张年轻带点稚气的的面孔,像父亲一样是个国字脸,有点清瘦,由于读书的原因皮肤有点白,虽然说不上长得很帅,但是也是浓眉大眼,鼻直口方,自有一股青春飞扬的感觉。
洗完了脸,张永昌在每个屋子里都寻摸了一遍,看看有没有日历什么的,可是没有找着。
看到儿子在找什么,母亲问他
”老三,你在到处翻啥东西呢?”
张永昌问许玉珍:
“妈,家里有日历么?”
母亲许玉珍笑道:
“日历?是什么东西?傻儿子,过年前不是让你捎回本黄历么?和你的书本一起放在你的床头呢。”
张永昌反应过来了,心里不断在骂着自己好蠢:
“老天,民国这个时候农村人不知道什么叫日历呢。”。
张永昌一不小心就露出来一个破绽,他连忙一拍额头,自我解围道:
“瞧我这酒喝的断片了,这点小事都忘了。”
接着,张永昌跑进自己刚才睡的那个屋子,果然床头堆着一摞书,顶上头一本是开明国语读本,翻开扉页,上面用工整小楷写着
“张永昌、中华民国徽安省县县立文庙小学、民国二十三年秋十月”。
看到这些书,张永昌才知道去年是民国二十三年,也就是一九三四年,那今年就是一九三五年了自己现在重生在徽安省县。
上一世张昌上学的时候也曾下过一段功夫,苦学毛笔书法,那时候教书法的老师说都他写得很不错,但现在看着扉页上的工整小楷和繁体字,相比之下,张永昌真的感觉有些自惭形愧。
张永昌暗自在心里自己对自己说。
“以后要好好的练练字,还要把繁体字全学会了,这样才不会露馅,否则就麻烦大呢!”
张永昌接着继续翻书,左翻右翻,果然翻到一本黄历,是由西安汇文书店印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