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介绍发展航天科技的时候,也没有像主流报纸上说的光面堂皇,反而说起了这些航天科技带来多少GDP。
而且这些宇航员们也不严肃,其中一个没有露脸的宇航员居然还在太空行走作业的时候玩耍了起来。至于江文,更是一直开着太空喷气背包四处闲逛,甚至还跟人开起玩笑要打破美国宇航员单次太空行走的最长时间记录,只有一个女宇航员小俞是真正在干活的。
这种模式在华国压根是不可能见到了,因为这种情况会让人觉得这些人是人浮于事,是在浪费金钱。
张明会这样想很正常,华国文艺工作者有几个能有一定的科学常识,不然他们这群人中也不会有人编出美国小孩用两杯50°的开水混合起来变成100°开水这种笑死人的事情。
电影从一开始就告诉了观众太空的危险,一个简单的失误就有可能造成死亡,所以宇航员的心态就会变得十分重要,而这种开玩笑的轻松状态有助于宇航员在太空作业的时候成功完成任务。而这种事情在美国的许多科幻电影中都有过之类的解释,所以对于美国的观众来说很容易理解这种情节。
老王与张明不同,毕竟他常驻美国已经有许多年了,看过的美国电影也多,在美国这浓厚的科幻气氛之下,他很清楚宇航员这种开玩笑的原因。
电影在第七分钟的时候,俄罗斯航天局通报了他们的一颗卫星被一颗陨石砸中,江文还顺口跟燕京指挥中心拿这件事情开了一句玩笑。随后江文去帮小俞修理“天眼”号太空望远镜,而那个看不见脸的宇航员继续他的沙雕行为。江文还感慨了一下太空中看地球的美景。
电影等到第十分钟的时候,燕京指挥中心就发来停止任务,立即撤离的指令,因为俄罗斯的那颗被陨石砸中的卫星产生的大量的碎片,而这些碎片产生了连锁反应,撞上了其它卫星,产生了更多碎片。目前国际空间站和“天宫”空间站的人员都已经开始撤离。而且现在就有十分多的碎片向他们袭来。
而电影就从这个时候开始进入太空灾难之中。这与以往太空灾难要进行漫长的渲染气氛相比,要快速的许多。
“发现了吗?”
“发现了,现在已经30分钟了。”
说话的是两个小老头,其中一个老头是理查德·罗佩,他是芝加哥太阳报的专栏作家。而另一个是他的搭档,大名鼎鼎的罗杰·艾伯特。罗杰·艾伯特是芝加哥太阳报的专栏影评人,这位曾经获得过普利策奖的美国著名影评人最喜欢的就是给他看过电影进行评论和竖大拇指,大拇指竖的越多就代表着电影越好。
罗杰·艾伯特早期曾经和吉恩·西斯克尔在芝加哥公共广播WTTW电视台开了一档名为《西斯克尔和埃伯特电影评论》电影评论的节目,这档节目面向全美,以独特的批评风格而著名。1999年吉恩·西斯克尔去世之后,这档节目由于与罗杰·艾伯特合作搭档一直在变化,所以节目的名字也改成了《罗杰·埃伯特电影评论》。2000年9月,《芝加哥太阳报》的专栏作家理查德·罗佩成为埃伯特的固定搭档,节目名称也因此固定下来──《埃伯特与罗佩和电影》。
原本想罗杰·艾伯特这种大人物要对一部电影进行评论,是不需要参加首映式的,毕竟像罗杰·艾伯特年纪大,但对于影评届又有很深影响力的影评家,一般都是发行方亲自带着拷贝上门请他亲自观看的。
不过这一次有些不同,因为繁忙的原因,罗伯特·艾格尔原本是打算在首映式第二天带着拷贝上门。只不过由于罗杰·艾伯特听一个参加过九月份点映的朋友说这部电影完美的展现了一镜到底。
这让他有些按耐不住,完全无法多等待一天,所以便和自己的搭档理查德·罗佩一起来参加这场首映式。